解讀孩子的認生心理
“認生”,恰恰反映你的小寶寶在成長。細心的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在三四個月時已能對媽媽作出反應,只要你走近寶寶身旁,他就會樂滋滋地往上拱起身子,示意讓媽媽把他抱起來;或者你在屋內做事時,寶寶的目光也常會追隨你的身影,一旦你不在屋內他就會哭喊。寶寶到了5個月時,隨著自我認識和活動范圍的擴大,識別能力不斷增強,已能區別父母和其他人。6個月時,已能對熟人表現出好感,對生疏的人表現出陌生感,已經開始識別家中不同成員并且對各人有不同的反應。這時的寶寶已開始有了依戀、害怕、認生、厭惡性、愛好等情緒。出于一種自我保護,這階段的寶寶對生人生地就會產生過敏反應,尤其突出的是對陌生的婦女的反感,對天黑、孤寂的害怕,而對最親他、關心他的人——媽媽則最為依戀。這就是突出的“認生”行為。以后,隨著孩子認識不斷發展,自我認識和活動范圍不斷擴大,這種“認生”行為也就逐漸淡化。當媽媽了解了這是嬰兒生長發育的必然階段,也就不會過于緊張了。
那么,怎樣幫助寶寶順利地渡過這一“認生”階段呢?關鍵在于“因勢利導”。
當我們了解嬰兒在這一成長過程中心理發展的規律后,不妨采用“略為提前”的教育方法,以促使嬰兒較快地適應周圍環境和不同的人和事。具體地說,也就是在寶寶將要產生“認生”行為之前,就讓寶寶除了媽媽之外,多多接觸一些其他家庭成員,或一些生疏的人,并讓他們同樣施以一定的愛撫和關心。如幫助喂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游戲等,以加強親近感,消除寶寶的恐懼、害怕心理。根據常規,這類嬰兒“認生”期很短暫,會很快適應新的人和事,什么人抱他他都樂意。當然也不排除例外,就有那么一類嬰兒特別膽怯,特別難于適應新的環境和生疏的人,這就需要當父母的耐心地做一些工作。如先從他熟悉的人員中開始逐步擴大他接觸人物的范圍,絕不能一廂情愿勉強寶寶和誰“親”,這樣只能加深孩子的排外心理。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