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從小養成好習慣可以有益于一生
人們渴望上天賦予自己高智商,盼望擁有大智慧,卻往往忽略了最大的智慧——習慣。
失敗的人們似乎永遠在失敗的原因時說:“習慣兩個字在起作用,一個人習慣于懶惰,他就會無所事事地到處溜達;一個人習慣于勤奮,他就會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培根論人生》一書中,這位偉大的思想家深刻地指出:“人們的行動,多半取決于習慣。一切天性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有力,即使是人們賭咒、發誓、打包票,都沒有多大用。”
198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在會議期間,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
“是在幼兒園。”
“您在幼兒園學到了些什么?”
“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后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這段對話是耐人深思的。從幼兒園學到的東西,直到老年時還記憶猶新,可見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這也說明從小養成的習慣會追隨人的一生。
有這樣一首小詩:《釘子》——丟失一顆釘子,壞了一只蹄鐵;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國家。
這首小詩說明了一顆釘子與一個國家的關系。細細品味,可以發現小詩里蘊含著一個大哲理,那就是:要想成功,必須從小事做起,而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惟有從小事做起才行。誠如教育家蒙臺梭利所說:“三歲決定一生。”
柏拉圖曾告誡過一個游蕩者:“人是習慣的奴隸。”英國詩人德萊敦也說:“首先我們養成習慣,隨后習慣養成了我們。”不同的童年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而這“不同”的基本點就是行為習慣的不同。
“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人生。”好的習慣對于人生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讓人的一生發生重大變化。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