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是否更需要學習性教育
在大學生中發放安全套的事件在校園內外引起了頗多爭議。在這些各執一詞的爭論背后,究竟是大學生不需要性的教育,還是只對這種宣傳教育方式不滿意,想聽一聽大學生們的心里話。
北工大一研究生認為,不僅是企業的做法令人反感,同時在大學中“明目張膽”地發放安全套,就好像是向妓女征稅的道理一樣,從潛意識中,這件事本身在 認同大學生的性行為。盡管大學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性行為,這些學生也的確“需要”安全套進行預防艾滋病,但在校園中放置售套機,或者是企業直接進校發放, 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潛在的認可與贊同。如果這是一種性教育方式,又只停留在預防艾滋病上,雖然生活在校園里,作為成年人,我們的日常話題中也經常談到性方面 的問題,但這樣的方式叫人難以接受。他說即使在一些發達國家,也沒有滿街都是售套機的現象,我們的做法是不是有些過火了,這樣可能的確方便了一些人,但更 多的是污辱了大多數學子。
當然也不乏支持者的聲音,只是表面上這種聲音相對要微弱得多。北大一位女生認為,對待這種新“潮流”要寬容一些,雖然同學中不把性作為公開談論的話 題,但有幾個宿舍沒有熄燈后的“臥談會”呢?畢竟校園里存在性行為,這是不爭的事實,為什么還要回避這些成年人就該了解的問題呢?選在校園里來發放安全 套,它的象征意義遠遠大于實際意義,是現在的學校越來越貼近社會的表現。處在這個時期,我們對性有著好奇心和沖動這是人之常情。社會和學校更有必要考慮的 是如何用科學的渠道讓我們認識性愛和道德方面的問題,預防總比補救更好。
持無所謂態度的學生也有一部分,北京聯大的一名男生表示,雖然表面上大家似乎有些“談性色變”,是因為課程里沒有相關的內容,書里和網上我們也經常 找些性和愛方面的內容來讀,但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一種知識,了解并不一定要做,既然艾滋病是人類面臨的問題,對我們來講也不例外,回避談性,只是表面現 象。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