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特殊期 狂歡悠著點
高考結束后的等待期里,如何安穩度過考前的極度緊張轉為考后的焦急等待狀態這一“高考后”時期?有關部門近日特別針對考生不同的考后狀態發布“高考后”時期心理調適五招,希望通過及時對考生不良情緒進行調節,幫助考生度過這一特殊心理期。
狀態1:焦慮型
現象一考完,一直在班級成績名列前茅的小陳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不是在懊惱一道粗心答錯的考題,就是擔心分數出來“對不起觀眾”。
支招市疾控中心專家建議,家長在陪同孩子進行合理估分的同時,應指導孩子對分數、自我和未來正確認知,家長也可以帶動孩子聽音樂、打打球,做一些戶外運動分散注意力。
狀態2:抑郁型
現象考生小李一考完,生活突然陷入“混亂”:不僅吃不好、睡不好,還時時情緒低落、自怨自責,甚至容易突然暴躁,讓人覺得難以理解。
支招作為家長,切不可在聽到孩子對成績表示擔憂時,指責孩子平時學習不努力,跟孩子“翻舊賬”。一旦發現孩子情緒低落、煩躁等異常情況出現,家長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及時疏導,嚴重的話要請專業機構幫助。
狀態3:放縱型
現象終日無所事事到處閑逛,或是通宵和好友K歌,高考一完,考生黃同學的生活立即進入這種毫無節制的玩樂狀態。
支招家長應督促孩子盡早回歸有規律的生活,健康快樂充實地度過高考后時期,也可以為即將開始的新生活做相應的準備。
狀態4:茫然型
現象考生小李考完后,既不愿出門,也不愿上網或是看電視,每天她總是長時間呆坐著,總感覺無所適從。
支招父母應當多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運動、引導孩子交往,適度地與同學結伴郊游、閱讀、聽音樂等,或者幫家長做點家務,避免無事可做加劇這種虛無的情緒。也可讓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做一些平時想做卻沒有機會做的事情。
狀態5:依賴型
現象每每想到兒子即將升入大學,離開自己獨自生活,市民劉女士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孩子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除了學習以外,什么都不會做,也很少與父母親以外的人接觸,以后該怎么面對新生活?”
支招家長應把握入學前近3個月的自由時間,督促孩子將自立自理課補上。嘗試著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洗衣服,嘗試著讓孩子拓寬自己的交往能力,提前了解大學生活的狀況,為步入大學做準備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