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孤僻者走出心理糾結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有不愿意和別人相處的習慣,這就是所謂的孤僻,如果我們的朋友或者親人中有孤僻者,我們該如何做才能讓他們走出心里的溝壑?
孤僻即我們常說的不合群,指不能與人保持正常關系、經常離群索居的心理狀態。在中學生群體中約占5%~8%。孤僻的人一般為內向型的性格,主要表現在不愿與他人接觸,待人冷漠。對周圍的人常有厭煩、鄙視或戒備的心理。具有這種個性的人猜疑心較強,辦事喜歡獨來獨往,但也免不了為孤獨、寂寞和空虛所困擾。因此,孤僻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十分有害。孤僻的人缺乏同學、朋友之間的歡樂與友誼,交往需要得不到滿足,內心很苦悶、壓抑、沮喪,感受不到人世間的溫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容易消沉、頹廢、不合群,缺乏群體的支持,憂心忡忡,易出現恐怖心理。這種消極情緒長期困擾,不但影響學習,而且損傷身體。
孤僻的性格一般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社會交際技能力和方法,在人際交往中遭到拒絕或打擊而造成的,如恥笑、埋怨、訓斥,自主性受到傷害,便把自己封閉起來。但是越不與人接觸,社會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鍛煉,結果就越孤僻,那么如何克服孤僻呢?
1.正確評價和認識自己和他人。一方面要正確認識孤僻的危害,敞開閉鎖的心扉,追求人生的樂趣,擺脫孤僻的纏繞;另一方面正確地認識別人和自己,努力尋找自己的長處。孤僻者一般都沒能正確地認識自己。有的自恃比別人強,總想著自己的憂點、長處,只看到別人的缺點、短處,自命不凡,認為不值得和別人交往;有的傾向于自卑,總認為自己不如人,交往中怕被別人譏諷、嘲笑、拒絕,從而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保護著脆弱的自尊心。這兩種人都需要正確地認識別人和自己,多與別人交流思想,溝通感情,享受朋友間的友誼與溫暖。
2.學習交往技巧,優化性格。可看一些有關交往的書,學習交往技巧。同時多參加正當、良好的交往活動,在活動中逐步培養自己開朗的性格。要敢于與別人交往,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同時要有與任何人成為朋友的愿望。這樣,在每一次交往中都會有所收獲,豐富知識經驗,糾正認識上的偏差,獲得了友誼,愉悅了身心,便會重樹你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長此以往,就會喜歡交往,喜歡結群,變得隨和了。可以從先結交一個性格開朗、志趣高雅的朋友開始,處處跟著他學,并請他多多提攜。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