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給孩子愛才能讓他走向獨立
每一個人都有走向獨立的一天,對于媽媽來說,孩子走向獨立對自己也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可是當媽媽也很“倒霉”,你必須多愛孩子,不能多愛自己,因為孩子是依靠愛而走向成長、走向獨立的、走向人生。愛是孩子獨立的前提,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
為什么我們大多數的母親做不到這點?因為我們也沒有長大,也在渴求愛,也在走向獨立的途中。
例如今天我們特別希望丈夫回來能送照我們。尤其當我們干完工作以后很累了,這時回家還要干家務,而孩子又在“搗亂”,我們火就不打一處來,無法控制:“你看你……”我們對孩子大吼一陣。“你怎么這樣……”我們大罵一陣。我們氣得不得了。我們的孩子為什么不體諒我們?我們的丈夫為什么不會安撫好我們呢?
因為我們也不獨立。我們在擁有孩子之前的整個生命過程沒有正常發展。我們已經偏離了自然法則的軌道。我們的不獨立使我們根本沒有這種心力來承擔人生的重壓,更談不上如何樂觀地對待人生,否剛我們大多數人就不會在三十多歲就放棄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從這個長久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一個秘密。我們精神的發展跟我們的生命、跟我們心理的發展本應是融合在一起的,本應是不分開的。但我們被分開了。孔子說:“三十而立。”這“三十”是生命的,這個“立”是精神的,這個“立”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上和事業上的獨立。30歲的人,如果他的所有的東西都已經得到充足的發展,他就能夠“立”起來了,而且這個時候他將不依賴于任何一個人而發展了,獨“立”起來了。這是最正常最完善的發展過程。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放棄了或者貽誤了這個發展。獨立是孩子和成人的實質性的區別,獨立是各種各樣的,各個方面的,在我們擁有孩子的時候,我們應是成人,同時在我們擁有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是孩子,因為我們曾缺少被愛。
愛使人獨立,獨立使精神發展,愛是智力發展的基礎。有了愛才有獨立性,有了愛才導致獨立性。
愛是怎么回事呢?愛首先是一種心境。我受到觸動最大的就是那件“洗頭”的事,那個洗頭的小孩,她的爸爸是個軍人,是個教導員,也是個很好的人。她爸爸經常蹲在院子里看他的小孩玩,心不在焉地看,經常那樣。但是他的小孩得不到愛,因為他照顧不到孩子的內心成長,只是偶爾“稀罕”上一次:“來,爸爸稀罕稀罕你。”抱上轉圈兒。我常常覺得他好像不是爸爸,倒很像是他哥哥。
我們原本想,當我們擁有孩子的時候,我們會更愛我們的孩子,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成長得更好,但我們做不到。國灰我們的童年大都成長得不好。
愛首先不會忽視孩子,不是偶爾關心,不是偶爾心血來潮,愛決不是偶爾的恨,一種用“打”來發泄的恨,盡管這可能是極偶然的。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