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孩子變得勇敢起來
生活中,不少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在很多事物面前表現的過于膽小,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機智勇敢、聰明能干,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孩子在公眾場合不敢發言,在面對陌生人或不熟悉的環境時容易局促不安,不能與人坦率自然地交往。對于這類膽小的孩子,家長必須加以引導———
☆不少孩子內向膽小日前,石家莊市的王女士給記者寄來了一封信,講述自己孩子膽小的困擾:“我的孩子今年13歲,從小就有點膽小、內向,現在感覺更明顯了,說話都不敢正面和人眼神接觸,臉往往轉到一邊,還顯得很緊張,表情不自然。上課老師提問的時候,他也很緊張,聲音很小,下課也不愿活動,也沒有很好的朋友,總是獨來獨往。孩子對自己一點也不自信,其實他的樣子很俊俏,但他總覺得自己長得很丑,同時還老擔心自己犯錯誤。我感覺孩子心理好像有個什么心結沒有解開。他目前所在的學校對學生要求特別嚴格,是非常好的一所中學,當時入學時他的成績剛剛上線,作為家長,難免對他要求更為嚴格些,有時說話也不很注意。因為他辦事磨蹭,所以經常挨訓。是不是孩子的心理壓力太大了,我們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
其實,不僅是王女士的兒子,在生活中,不少孩子身上都存在著膽小的毛病。記者經過采訪發現,生活中,有的孩子一見到陌生人就緊張,一說話就面紅耳赤;有的在人多的公共場合特別拘束,不敢與人對視,不敢說話,也不愿意說話,即使偶爾言談,也前言不搭后語;還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去公共場合,哪怕是去親朋好友家也難以適應……這些都是孩子膽小的表現。
☆孩子膽小有原因孩子膽小除了自身性格之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河北師范大學心理系教授劉毅瑋告訴記者,孩子膽小的外部原因,一般有以下幾種:
家長保護過度。有些家長對孩子的保護過多過細,怕磕著、怕摔著、怕有任何不適意,總把孩子帶在身邊,形影不離,使孩子形成一種強烈的依賴心理和被保護意識。當孩子逐漸長大時,保護的慣性照樣持續,沒能根據孩子的能力發展適當“放飛”,結果是孩子離開大人就害怕。
家庭教育方法不當。有的家長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或者聽話,常常用不恰當的語言或方法,使孩子因對自己不滿意、自卑而膽小。王女士的兒子就屬于這一種情況。另外,一些幼兒園孩子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做某些事,就用狼啊、虎啊、鬼啊嚇唬孩子;大眾傳媒中的一些畫面、一些故事講了可怕的內容,或者生活中某些偶發事件,如著火、跑水等嚇著了孩子……這些經歷,都有可能在孩子心理上留下可怕的陰影,造成孩子膽小。
孩子交往太少,對陌生人和群體不適應。有些孩子從小很少與人交往,除了父母、長輩,極少與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極少有走親訪友的機會。這樣,使孩子交往能力萎縮,怕見生人,怕在眾人面前講話。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