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關注婚變家庭的子女教育
離婚不是孩子的錯,但是不可以因為離婚就忽視孩子,更不可以忽視子女的教育。父母離異并非子女之過。孩子歷經磨難,有的健康成長,有的令人擔憂——關注婚變家庭子女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多。
如今,隨著人們對婚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離婚現象在我們身邊屢見不鮮。婚變家庭的子女已成為我國青少年中的特殊群體,如何對其進行引導和教育?近日筆者通過對江西省興國縣部分婚變家庭的子女調查發現,這一特殊群體的現狀令人擔憂,值得引起高度重視。
離婚對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男女雙方來講,可能會使他們暫別痛苦;但是對于他們的子女來說,卻會帶來心靈上的創傷。部分婚變家庭子女在思想品質、道德行為、生活習慣等方面同完整家庭的子女有明顯的差異:情緒上易怒暴躁、性格上孤僻自卑、行為上任性妄為,學校教育起來比較困難。當然,也有的孩子歷經磨難,健康成長。調查表明,父母離婚對子女教育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心理負荷增加。家庭破碎的巨大震蕩,使子女心理負荷增加。興國某小學四年級同學劉某,眼淚汪汪地說:我爸媽原來很好,待我也好,不知什么原因離了婚。我跟著媽媽,成了沒爸爸的孩子。后來,媽媽給我找了個爸爸,我高興極了,還改成新爸爸的姓。這個爸也有個女兒,跟我年齡差不多。開始新爸爸對我還好,輔導我學習,以后,他就偏愛那個女兒,不再理我了。一些同學歧視我,背后議論我,罵我是改姓的孩子,沒人要。
小小年紀就要承受沉重心理壓力,他們在心理壓力無法擺脫的情況下,往往選擇離家出走,尋求解脫。在興國縣救助機構,筆者信手翻閱2004年912月被救助人員統計表,其間,18歲以下孩子10人,其中離異家庭的子女6人,所占比例高達60%。
成長環境惡化。離異家庭的子女,有些要承擔繁重的家務勞動。尤其隨繼父繼母生活的孩子,更是如此。13歲的小學生李某,父母離婚隨父生活,后來父親結婚,繼母生了個男孩,從此小姑娘不僅要干家務,還得當義務“保姆”。更有甚者,有些孩子被父母遺棄,無家可歸,完全失去了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