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障礙困擾大學生的表現
現在的90后,在進入大學后,發現自己很難跟周圍的人交流,有不少人難以適應,心理矛盾加劇,學習缺乏動力,人際關系緊張。而過度依賴手機和電腦的溝通,使得他們相對封閉,缺乏到現實社會的交往能力。
專家表示,特別是“90后”大學生過多地借助短信和網聊這種即時異地溝通模式,會處于相對封閉狀態,缺乏到現實社會的交往能力。
社交障礙有多種表現
社交障礙有著多種表現,如避免參加聚會,害怕在別人注視下工作,不敢與不太熟悉的人交談,害怕進入公共衛生間大小便,害怕成為關注的中心等。社交障礙已經嚴重威脅到人們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然而,不少家長或老師卻常把有青少年社交障礙誤以為是“害羞”或“個性叛逆”,直到嚴重到影響日常學習和生活才去治療。
其實人們不同時期一般都會經歷短暫的社交羞怯和焦慮,但兒童、青少年社交障礙不一樣,癥狀通常持續6個月以上,并持續整個青春期,而且往往伴隨著成績滑坡、拒絕上學、口吃、愛發脾氣等。
社交障礙形成原因
專家指出,現在大學生的社交能力基本上只相當于七八歲孩子的水平。而形成社交障礙95%以上的原因都在于孩子在上學期間沒有機會走入社會,從小就不與別人打交道,只是一味讀書考試。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相關課題組研究員朱松概括了造成當代青少年普遍社交障礙的原因:教育是以考試為導向的,來自學校和高考的學習壓力特別大,春游、夏令營等活動這幾年變得越來越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社交機會。
家長、學生自己,都認為應當把學習放在首位,甚至將學習作為學生的全部生活,從而忽略了其正常的人際交往需求,使其越來越不愿與人交流。正是因為孩子們從小的社交不足,導致了他們長大離開父母后對社交的反感和厭惡。
此外,父母教養方式粗暴、家庭缺乏情感溫暖、懲罰和過度保護以及有焦慮特征的青少年更容易發生社交障礙。
兒童青少年社交障礙是可以徹底治愈的,最有效的就是以認知行為治療為主的整合心理方案。青少年或成年人一旦有社交障礙的困擾,應該盡早接受干預或治療,以提高治愈成功率。
提升自信走出人際交往困局
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有助于走出人際交往困局。專家建議遇到人際交往障礙的大學新生們應該提高思維能力,用全面、發展、變化的眼光去看問題;克服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從具體的小事做起,一次成功會增強自信,成功體驗多了,自卑感就會逐步被克服。
大學新生們不妨多參加社會活動。加入學校社團或成為志愿者,都能鍛煉組織協調能力。這是增長自信、和別人建立信任、加強溝通的極好機會。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