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青少年吸毒的心理有哪些
在現代社會中,毒品勢利猖獗,每個人存在于社會中都會有機會跟毒品接觸,如稍不留神就有被卷入的可能。而青少年又處在一個心理狀態較為脆弱、動蕩、多變的時期,這使得他們對毒品的免疫力尤為低下,極易受其侵蝕。那么究竟是什么心態促使許多青少年投入惡魔的懷抱從此無力掙扎呢?本文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青少年的吸毒心態。
1、好奇的心態
好奇心是個體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后,引起注意、產生操弄意念等一系列內在心理變化。它與個體的生理需要無關,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其強弱程度與外界刺激的新穎性和復雜性密切相關:刺激愈新奇或愈復雜,個體對之愈好奇。好奇心是人類行為最強烈的動機之一。青少年的好奇心要比中、老年人強烈得多。而且他們會不顧一切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理。吸毒對于任何人而言,都充滿了未知的誘惑,對于青少年就更是如此。雖然并非不知道染上毒癮的后果,但幼稚單純又頗具好奇心的年輕入,卻在這種偷嘗禁果的好奇心的驅使下,企圖嘗試一番。盡管初次吸毒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然而我們卻發現出于好奇心的驅使所占比重居然超過了三分之二.
好奇是促使青少年的一個首要原因。對吸毒行為產生好奇心理的外界刺激因素最主要的有兩個:一個是毒品本身具有的神秘色彩。由于毒品是國家統一特管物資,政府明令嚴禁其進入商品市場。販毒分子的毒品買賣活動都是在地下秘密進行的,毒品的神秘特性常常會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象和疑問。
2、尋求刺激的心態
當有人問及知道毒品有害為何要吸毒時,這些癮君子有不少會告之:不為什么,覺得好玩、刺激。乍一聽覺得匪夷所思,什么不好玩,為何偏要拿自己的生命為代價去求得一時刺激呢?然而,從未知事物中求得刺激,得到滿足和歡樂,這確是人的一種本能。人們常常對未知事物的刺激產生一種莫名的期待,這種期待心理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黑箱原理”。當人的期待心理得到一次滿足,就會產生強烈的快樂、愉悅。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為,人的任何一種心理現象都可以用刺激———反應這一公式來概括,也就是說,個體的心理是由于外部環境的刺激并作用于個體所產生的反應。如果這種反應給個體帶來了快感,則會使相應的刺激得到強化。毒品作為一種新奇的刺激物,自然會使個體產生強烈的生理、心理反應,而毒品帶來的極大快感又強化了人們對這一刺激物的接受。現在的青少年,由于家庭條件優越,生活當中沒有遇到任何艱難,這就使他們變得任性,做事不管后果。所以通過吸毒來尋求刺激的心態在青少年當中是十分普遍的現象,這是因為青少年群體具有鮮明的心理特征,其中突出的一點就是強烈的情緒色彩。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青少年發展了多樣的自我情感,能夠對外界事物產生各種情感體驗,且這種情感體驗十分強烈。所以,經常可以看到他們為一些小事興奮得手舞足蹈,或消沉得無精打采。同時這種強烈的情感又常常是不穩定的,極易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因而,青少年情感的沖動性、爆發性特征決定了他們在接受毒品的時候,根本就不會冷靜地考慮它對自身的危害,而只想滿足一時的情感體驗。
3、合群心態
世界上很少有人愿意煢煢孑立,獨居一隅。每個人都無可避免地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度過一生,與人合群是人類社會的普遍現象。而合群對于處在特定時期的青少年意義就更為重大。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拉爾森在研究中就發現,除了睡眠,青少年有74%的時間與他人相處,這個比例甚至高出成年人。另一位心理學家羅伯特·魏斯在研究各種人際關系后,認為有以下幾種基本需要是青少年通過與人合群得到滿足的:(1)依戀。在童年時代,我們對父母充滿依戀之情,長大以后,我們也只有通過合群從伴侶、朋友那里得到一種親密的體驗。孤獨、寂寞、不愿與人合群的人是無法有快樂的感受。(2)社會整合。青年人希望成為社會成員,渴望盡快獲得群體、團體、社會的承認、接納,這樣才能真正與社會融合為一體。(3)價值的保證。青年人渴望發揮自己的才智,急于成功的欲望相當強烈。當我們在與人合群,謀求別人支持時,便會產生這種覺得自己是有能力、有價值的感覺。(4)可靠的同盟感。與人合群可以讓自己意識到自己是有忠實伙伴,在需要幫助時,必定有人會伸出手來援助,發生緊急情況時,也有可求助者。(5)獲得指導。青年人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規范,這是無法脫離他人而獲得的。與人合群就可以使我們從長輩那里受到教育,得到指導。(6)助人的機會。與人合群為我們熱愛他人、幫助他人所需要、所重視、所歡迎。青少年的合群傾向實質就是人們常說的歸屬的需要,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僅有生存、安全的低層次需要,更有歸屬、愛、求知等高層次需要。顯而易見,歸屬是正常的、不可或缺的需求,然而也正是它有時會將青少年引入毒品的世界。
4、逃避心態
我們常常看到,負性生活事件,就是生活中的不愉快事件最容易使青少年為逃避現實生活矛盾,求得心理解脫而投向毒魔的懷抱。負性事件包括情場失意、感情不和、家庭不合、經營失敗、事業受挫、自尊心挫傷、工作無著、寄人籬下等等。總之,因生活不如意造成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感情無處寄托而沉迷于吸毒,以求自我麻醉,忘卻塵世的煩惱與憂愁者,都屬此種情況,他們以青少年為主。社會學將上述現象歸之于社會角色緊張度,認為社會角色的緊張度是導致青少年吸毒行為的重要心理基礎,它主要包括社會角色期望的不均衡性、實現社會角色的目的與手段之間的矛盾程度、社會角色實踐中的受挫等內容。如今社會正處于轉型期,失落、受挫、壓抑感、無助、無力、無效的消極心理氣氛彌漫在一部分青少年中,社會角色的緊張顯得尤為突出。青年人為人生而苦惱。有調查表明,15~19歲的青少年中幾乎有90%的人都有種種煩惱: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因升學和就業問題而煩惱,有為朋友、伙伴而煩惱,有為自己的性格、長相而煩惱,甚至有的還因為異性問題、金錢問題煩惱。青少年的感情較脆弱,遇到突發性的壓力與沖突,受到外界傷害,精神極易被摧垮。精神痛苦,無計排解,便借毒消愁,將死亡的枷鎖,毫不留情地套在自己的脖頸上。據統計,借毒消愁以求心理解脫的人,占吸毒者20%左右。吸毒行為遭到社會的嚴厲控制與懲戒,客觀上造成對青少年的雙重心理影響。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