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學會淡化孩子的獨特心理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心靈是最純潔的,他們的童年生活應該天真爛漫,毫無顧忌。兒童時期的心理烙印常常會影響到一個人一生。因此,在育兒方法上要注意“揚長避短”,淡化孩子“與眾不同”、“獨特”的心理。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淡化相貌心理。對于那些長相特別丑或特別美的孩子,家長有時會當著他們的面發表些議論。在被他們提示后,這些“相貌異常”的孩子對自己的相貌會產生“自己與眾不同”的自卑或自傲心理。這種過早的自我淺層表面的關注,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全面健康發育的。因此,對于特美、特丑的孩子,家長都應努力去淡化他們的“與眾不同感”。
二、淡化優勢心理。有時,孩子的特長、優勢也需適當地淡化。在“望子成龍”的心理態勢中,許多家長對孩子從小表現出來的天資往往是給以充分肯定、贊揚、鼓勵和宣傳。這種強化孩子“異于常人能力”的行為,易導致孩子過早地“專業化”,從而影響心身的全面發展。在孩子的少兒時期,讓他們廣泛接觸、涉足生活與事物的方方面面,廣泛汲取知識營養,也是在為將來的“專一”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淡化情感心理。別讓他們發現自己是家長的“心頭肉”。如今獨生子女們的家長大多對孩子有“過于關懷”的傾向。許多家長盡量滿足孩子們提出的一切要求。久而久之,在嬌慣中,孩子便有了那種“我在父母心目中地位絕對不一般”、“我比其他孩子優越得多”的異常心理。這種心理情感往往導致他們任性、不負責和不愿吃苦等。
家長對子女的疼愛,盡可能地深藏一點,含蓄一點,才更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淡化一下孩子的“獨特心理”,讓他們在平凡中體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扎根大眾的沃土中枝繁葉茂。
相關文章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