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兒童自閉令人堪憂
在我們現代的社會中,人們總是很忙碌,而孩子經常在家,不與旁人接觸,就會漸漸產生一種自閉心理。暑假來了,周先生一邊忙著尋找培優班信息,一邊感嘆,“知道孩子去培優就是受折磨,他根本就不喜歡,前兩年都是反鎖在家里,孩子會一整天窩在沙發里盯著電視,發呆,不說話,傻了一樣;唉!其實送培優班也只是為了花錢給他找群孩子玩!想想我們小的時候,多渴望暑假啊,跟兄弟姐妹一起熱熱鬧鬧的去捉魚捉蝦,小河邊樹蔭下,快樂似乎總是無窮無盡...”
楊女士對此深表贊同,“我孩子都9歲了,還很膽小害羞,怕見生人,很孤僻,一放假我就擔心,他總是待在房間不出去。偶爾帶他出去玩,又總是跟別的小孩鬧矛盾,完全不懂怎么跟小伙伴交流!”
周先生和楊女士的說法在網絡論壇上得到了眾多家長的回應,網友“夜未央”的回帖很有代表性:“我們童年的暑假總是成群的孩子在一起不停地玩耍歡笑,可是現在城市里那么多不安全因素、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環境把孩子的生存環境割裂、分離了,因為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就缺乏玩伴、缺乏交流,變得任性、自私、孤獨!甚至還出現了自閉現象!”
在研究兒童自閉方面頗有建樹的華南師大楊宗仁教授一語點破家長們的困惑:“社交體驗是兒童心智健康發展不可缺失的一環!社交能夠幫助孩子學會互動和交流,懂得協作與分享。孩子們一起玩,一起做游戲其實就是在進行社交?墒乾F在每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一起玩的體驗是最匱乏的,尤其在暑假里。現在的兒童脫離了過去群居大院式的生活環境,社交機會大大減少;這是當前90后00后兒童自閉、孤僻的真正原因。”
兒童社交其實是同齡兒童之間的協作溝通、信息傳遞、情感共鳴的動態過程。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群居大院的社交環境消失了,但是社交活動本身并沒有消失,只是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互聯網的發展,社交的形式也開始逐漸朝著網絡化的趨勢演進。
近幾年,借助于互聯網強大的交互性,成人社交平臺(SNS)的發展速度可謂驚人。幾乎是一夜之間,家長們都開始熱衷于上QQ交友、開心網、人人網等社交網站。而這些網站中令無數家長津津樂道的“QQ農場”、“偷菜”和“搶車位”游戲就是典型的網絡化的虛擬社交應用。此類應用豐富了人們的社交生活,大大拓展了人們的社交范圍,讓緊張忙碌的上班族在工作之余花上幾分鐘時間點點鼠標就能夠把朋友圈的關系維護得更加融洽。
很多家庭的小孩也受到家長感染,跟家長一起“偷菜”、“搶車位”,樂此不疲。其實“偷菜”“搶車位”吸引兒童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社交應用不僅僅滿足了人們的社交需求,還提供了“農場”、“車庫”等情景化的社交環境,里面的花草果蔬、牛羊貓狗小寵物、各種卡通汽車等游戲形象設計得生動可愛,很好地符合了兒童的審美觀。
然而成人的社交平臺卻并不適合兒童的心理成長規律。“偷”“搶”行為的刺激和過多的成人(如性暗示、色情、暴力、政治傾向)內容對分辨能力不強、心理尚處于發展階段的兒童非常不適宜;全球最大成人社交網站facebook的創建者扎克伯格就曾明確表示,“facebook限制13歲以下的兒童注冊”正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孩子們迫切需要為他們量身構建的情景化社交工具來解決社交阻礙。淘米網率先推出了《摩爾莊園》和《賽爾號》,隨后騰訊的《洛克王國》、廣州百田的《奧比島》和《奧拉星》也跟著上線。這些兒童虛擬社交樂園既提供了情景化的社交工具,又在產品中采取關鍵詞屏蔽等措施,妥善地解決了成人內容的不良影響問題。
相比之下,武漢聚網的《多克多比》來得晚了些,悉心的打磨消耗了更多的時間。這款產品首次解決了兩個核心問題。首先是注重交互功能的設計,以正面引導的方式鼓勵兒童在虛擬場景中進行交流協作——在這個虛擬童話社區里有一系列真實的任務,需要多個兒童互助協作才能完成,以此來增強彼此間的社交體驗;其次是以權威的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為核心進行設計,將兒童需要的各科知識點融入充滿趣味的“智慧大比拼”競賽中,供家庭組隊或者兒童自行組隊,共同參與這一網絡版的“開心辭典”。
兒童專屬的虛擬社交樂園通過智慧比拼的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可以算作是一項錦上添花的舉措。筆者期待,這套完善的、針對兒童社交體驗的解決方案能盡快推出。倘如此,將是所有兒童的福音。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每個人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我們交換,每個人就有兩種思想”。在社交中學習,通過社交分享,兒童的思想通過同伴之間不斷的碰撞交互,自身的觀念才得以不斷完善。社交體驗正是這樣發生作用的,并最終促進兒童的心理機能持續地從低級階段向高級階段發展。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