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學了,你準備好了嗎?
大學新生入學了,校園里一片熱鬧,同學們朝氣蓬勃。但時隔不久便會發現,一些同學的情緒出現了異常,有的懶散起來了,他們逛街、打牌、睡大覺。有的整天想心事,郁郁寡歡,落落寡合。一眨眼,一個學期、一個學年過去,他們的功課都在60分左右,甚至不及格,要補考。可以說這些現象是年復一年出現。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的生活環境改變后,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應,產生這樣那樣的情緒問題,不足為奇。但每個人在意識到這點后,就應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以避免異常情緒產生破壞性后果。因此一個問題擺在新同學面前:必須學會及時調適自己的心理。如何調適呢?下面是幾點建議。
及時實現角色轉換
新同學的大部分情緒問題起源于不及時轉換角色,因此調適自己的心理,首先要從這方面入手。社會是個"舞臺",每個人都是個"角色"。人的社會角不時會轉換,由中學生變成大學生,這便是一種角色轉換。社會角色轉換了,可是有的人的角色意識仍是舊的,例如當了解放軍了,仍像個老百姓;當了售貨員了,在柜臺上仍像個顧客。我們的同學呢?已是大學生了仍像個中學生。許多情緒問題便由此產生了。有的同學不認真學習,愛玩,愛睡大覺,問他為什么,他說:"考完高考,累極了,先歇口氣再說。"這是一種過分放松自己的有害情緒。有的新同學才開始上課就哀嘆讀錯專業入錯了門,他們常用懶懶散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意,可以說,他們仍站在角色之外。還有,大學里強調自學,學習方式與中學大不相同,有的同學不了解這點,上課不做筆記,課后不復習,悠閑得很,晚上打撲克最多的是這類同學。他們是"走了樣"的角色。可見,角色意識如果滯后,人的情緒便會被扭曲。
出名的演員有句共同的箴言:進入角色才能演好戲。同學們應緊緊記住:自己已經是大學生了!角色轉換需有個過程,但三幾周也就夠了,不能過長。實現角色轉換的好辦法是積極參加入學教育。不少同學以為入學教育是光講大道理,不愿認真參加。這是誤解。每個專業都有自己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有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在入學教育時,這些都將詳盡介紹。全面了解這些情況,是確立自己的專業思想,順利地進行學習所絕對必需的。一個聰明的學生決不會拒絕這方面的介紹,相反還會找更多的資料以充實自己這方面的知識。
要是你發覺自己生活、學習懶散了,情緒易起伏了,應好好反思一下:我實現了角色轉換沒有?這會大大地幫助你擁有正常情緒的。大學生活是人生道路定向的階段,將來向哪個領域發展,在這個階段就基本定下來了,一定要記住自己扮演的角色,堂堂正正地演好它。
好文推薦: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