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偶爾可以在孩子面前裝糊涂
在生活中,孩子小的時候總是把父母當做自己的偶像,認為自己的父母無所不能。而父母也總是努力想維護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對孩子有求必應,但其實偶爾在孩子面前裝一下糊涂,效果反而更好。
一天,我帶著3歲的兒子逛超市回家。我手里拎著好幾個袋子,兒子卻忽然跑到我前面,張開手臂說:“媽媽,我走不動了,要抱抱。”
其實超市到我家也就幾百米的路程,我知道是他的懶勁又上來了。于是心平氣和地跟他商量:“樂樂乖啊,你看媽媽現在手上這么多東西,怎么抱你呀?”
“不,我走不動了,就要抱嘛。”兒子嘟囔著小嘴說。看他的樣子,如果再不抱的話,他馬上就要使出他的殺手锏——哭鬧了。無奈之下,我只能盡量騰出手來抱他。
我氣喘吁吁地抱著他來到小區門口,累得實在是沒有力氣了,于是把他放下,說:“好了,快到家了。”
誰知他猛地轉身趴在了我的背上,摟住我的脖子,說:“媽媽,還沒到家呢!”
我很生氣,剛想對他發怒,卻突然看到不遠處一位和我兒子一般大的小姑娘正纏著她的奶奶,也要抱。正當我認為小姑娘即將哭鬧時,她奶奶忽然轉移了話題:“寶寶知道我們的家在哪嗎?奶奶年紀大了,搞不清了。”
我知道那位奶奶肯定在裝糊涂,而那小姑娘聽到她奶奶這么一說,竟然立刻拉起她奶奶的手向前走了,嘴里還說著:“奶奶,我帶你去,就在那個樓里面。”
看到裝糊涂有這么好的效果,我決定效仿一下那位奶奶,于是就問兒子:“樂樂,我們的家是哪一幢房子啊?媽媽好像找不到了。”
這招果然靈驗,兒子立刻從我身上移開,接過我的話,說:“媽媽,我能找到。”說完便撒開小腿“蹬蹬蹬”地跑了起來。
到了家門口,兒子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仰著小臉對我說:“媽媽,我們的家到了。”看著兒子鼻尖上滲出的細細汗珠,我邊給他擦著邊表揚道:“樂樂真棒!”而他,也咧開嘴開心地笑了。
原來,每個孩子都有“愛表現”的心理,而我們的“裝糊涂”正好滿足了他們。從那以后,我就經常在兒子面前假裝糊涂,沒想到這一做法不僅讓我省了不少精力,還培養了他用心和獨立做事的好習慣,真是一舉兩得啊!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