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網癮反映出家長的家教存在誤區
隨著網絡的越來越發達,愈來愈多的孩子有了網癮,但是很多家長都認為有網癮的少年是自己的問題,但是家長也有家教的誤區。針對中國社會存在的青少年網癮問題,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盧雍政坦言,目前中國的青少年網癮問題日益突出,一些青少年由于過度使用互聯網,發展成為網絡沉溺,導致明顯的社會和心理損害。
就這一問題,“網癮少年”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失敗的產物,青少年上網成癮折射出中國家庭教育存在嚴重誤區。
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一點零三億網民中,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少年網民比例超過百分之八十。而逾兩千萬網絡游戲玩家的平均年齡僅為二十三歲。青少年沉溺于網絡游戲甚至患上網絡成癮癥已成為日益突出的社會難題。
已經的發布的二00五年《中國青少年網癮問題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網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總數的百分之十三點二,另有約百分之十三的青少年存在網癮傾向。
專家分析,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青少年相對缺乏自我控制力,希望通過網絡游戲等方式來舒緩學習壓力、擺脫孤獨、滿足成就感。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卻與家庭教育的失誤相關。
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心理衛生研究中心一項調查顯示,網癮孩子中,有百分之九十是因為家庭教育環節出了問題。該調查涉及一千二百名中小學生,百分之八十的孩子認為他們無法與父母溝通,家長除了關心他們的學習成績外,其它方面不太過問,網絡虛擬世界成了他們釋放壓力獲得平等的好去處。
青少年網絡成癮與家長教育不當、對子女的行為過于控制或放縱、不和諧的家庭氣氛等有直接關系。
對此,專制型的家庭往往溝通技能貧乏,限制較多,容易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也可能強化膽小怕事、內向、抑郁、敏感的個性;溺愛型的家庭由于過多的保護,盲目的贊同,使孩子形成蠻不講理、過度自我和攻擊心理;家庭不和睦使孩子親情淡漠,性格孤僻,與社會溝通能力日漸偏弱,以及學習任務繁重,心理壓力過大等等,這些問題都有可能構成網絡依賴因素。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