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大學生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心理呢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把大學校園當做一個象牙塔,在大學里生活的學生們就好比生活在象牙塔里的童話人物。童話里的人沒有煩惱,大學生們卻做不到。也許我們都經歷過那個階段,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那一個群體,比如屢屢在社會版新聞看到的那些墜樓事件。大學生們,你們在經歷著怎樣的心理世界?是什么迫使你們,輕易地放棄了希望?下面我們來解讀一下,當代大學生抑郁的八大理由。
理由一:冷漠的社會文化氛圍
現在打造的文化氛圍對大學生的影響確實惡劣。一個是“貴族文化”氛圍,看看如今反映青春生活的電視、電影,哪個不是珠光寶氣的,有幾個是反映奮斗、拼搏、樸素、進取的?很容易讓學生把它拿來和現實對比,自然會產生悲觀心理。第二是冷漠生命的文化氛圍,暴力影視就是證明,難道人的生命就隨便被暴力侵犯?很容易讓人產生對生命的淡化。第三個是奢侈文化氛圍,講究吃穿成為人們的時尚,這種時尚的結果是導致人心靈的空虛。悲觀、漠視生命、心靈空虛、是產生自殺情緒的催化劑。
理由二:固步自封的大學教育
自古以來都說:教書育人,但現在的大學中,教書很多,育人卻不夠,特別是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更是空談理論,不著實際,沒有進入到學生的心靈,如今大學生的思想,實際上已經是一片蒼白虛無的荒漠。面對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的革新的速度,大學生要適應社會,適應將來,就必須要求大學教師們認真的分析大學生的心理和社會實際之間的關系,尋找到他們將來融入社會的切入點,這是思想教育的關鍵,但是,這樣的工作,我們大學教育做了多少呢?擴招、擴招!生源擴招了,你們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擴招了嗎?
理由三: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
如今社會競爭激烈,為了找到一份工作,許多學生拼命學習,卻越來越沒勇氣面對未知的將來,出點小問題就留下遺書就尋了短。只抓學習的同時,社會各方面卻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心理教育,許多學生表現出社會經驗不足、依賴性強、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點,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極端之路。學校教師、學生家長除了關心學生的成績外,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時刻掌握他們的心理動態,幫助他們進行心理調節,最好多用點生活經驗磨礪他們的意志,粗壯他們的神經。
理由四:不完善的大學生就業制度
現在的就業市場實在混亂,對大學生就業缺乏統一的保護規范,前些日子就有600元底薪聘請大學生的,我們還經常看到出一些詭異的招聘題來考驗我們大學生的,甚至還出現了招聘單位問人家有沒有對象的新聞,這些招工方式簡直是歧視。如果大學生就業市場規范了,他們能夠平等的競爭,那么他們的心態就會處于一種平和的狀態,就不會走向極端,大學生自殺某種意義上說,是對未來失去信心的表現,之所以失去信心和我們現在的就業市場混亂有很大關系。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