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理成長比學習更重要
孩子剛入初中,我們都條件反射般的關注孩子的初中學習和生活。然后我們往往看到的也只是表面。這個階段,孩子們的心理變化你可注意到了嗎?特別是在過一段時間。千萬可別忽視了心理問題。
作為家長(微博),我們也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下面分析的挺好的,至少我覺得是。希望和大家產生共鳴。
(一)初中生的“弱點”
學生知識的實有水準不能與新知識的起點合榫,或教與學彼此摸不著思路。
(二)初中生的“需要”
1、愛和成人關心的需要。對于“心理上的斷奶期”的初中生,要從依賴成人撫養教育為主轉變為獨立從事各項活動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師、家長)的關愛和關心,得不到成人的愛就會使學生產生自卑感,擔心失去成人的愛時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
2、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
3、自主和獨立的需要。進入少年期的兒童產生了“成人感”,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以為家長和老師的話都是正確的,他們要求老師在學習上引導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
4、求知和學習成就的需要。學習是初中生的主導活動,它的狀況如何,會影響其他活動。學習中取得好成績是他們最大的需要。
(三)初中生的“變化”
1、更強調競爭。尤其是學習上的競爭。
2、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因而出現部分學生厭學現象。
3、生理與心理的變化。
(四)初中生的“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這是一種與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對著干”。
2、稱霸心理——這是一種為了展示自我的變態心理。
3、獵奇心理——這是一種生理與思想發展不協調的心理。
表現為:求知欲的異化,好奇心的變態,對心中偶像的過分崇拜,對異性的神秘感。
4、報復心理——這是虛榮心受到損害后所產生的一種病態心理。
5、模仿心理——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體表現。如模仿影視劇中打斗、搶劫殺人、談戀愛等。
(五)優秀初中生的表現
1、知識和技能: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功,能夠適當應用學到的基本知識解決具體問題。
2、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時間里對一個問題集中注意力。
3、熱愛學習:喜歡探討問題和做作業,并樂于處理比較困難的問題、作業和進行爭論。
4、情緒穩定:經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詳,有幽默感,能夠適應日常變化,不暴怒。
5、關心集體:樂于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助人為樂,和他人融洽相處,對別人不吹毛求疵。
6、興趣廣泛:對各種學問和活動都感興趣。像藝術、書法、閱讀、數學、體育和社會常識等。
7、堅持性:把指定的任務作為重要目標,并努力完成它。
8、善于口頭表達:能使用眾多的詞匯表達一件事或一個觀點。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