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官場文化”侵蝕學生心靈
開學伊始,復旦校園流傳一則網絡日志:一名大一新生在題為《我將如何讀大學》的文章中說:“還沒有跨進大學校門,就有人普及如何混進學生會,如何討領導的歡心,還有形形色色的選課攻略,如何才能以付出最少的努力獲得最高的績點。”類似的大學“官場風云”、“考場秘訣”,令他不知所措,他害怕自己的獨立性因為不得不妥協而被無情地吞沒。
為此,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在新生入學典禮上用嚴詞直斥這一“校園官場文化怪狀”。他指出,當前大學暴露出來的這些問題,反映了中國社會精神和價值的迷失,絕非僅僅是過于強調科研而忽視教學所導致的教育質量滑坡。功利主義已經入侵校園,有時甚至是一種集體的功利主義心態。這種心態必然侵蝕大學的學術精神和社會責任,也會影響到學生的思想,使他們變得短視,流于平庸。
其實,大學里的“官場文化”并非源于所謂的“黑暗的學生會”,也非全是高校行政化體制結下的惡果,校園早就不是遠離塵囂的一塊凈土,社會的不良風氣像感冒病毒一樣到處流行。
類似的“官場文化”也開始向中小學滲透。有媒體報道,一名記者在開學初對班級干部選舉的隨機調查結果顯示:一、90%以上的學生想當班干部;二、接受采訪者全都認為當干部好處多,容易接近老師,有權能管別人;三、部分學生認為競選是形式,關鍵看誰的老爸有能耐;四、多數老師現在愿意采取“輪流執政”的辦法,讓每個學生有機會當“領導”,皆大歡喜;五、不少家長會幫孩子包裝、拉票,生怕自己的孩子吃虧。綜合以上這些信息,不難從中聞出成人社會“官場文化”的一股餿味。
在當今的一些政壇和職場,已成氣候的“官場文化”正在腐蝕我們的干部和青年,敗壞社會風氣。它像毒品一樣慢慢吞噬人的靈魂,使迷戀上癮者失去追尋真理的熱情、求真務實的作風、甘于寂寞的清廉和樂于奉獻的精神。更為可怕的是,這種危險正在向青少年逼近。近些年,接二連三出現的,那些“官二代”、“富二代”口中“我爸是李剛”、“我爸是局長”、“我爸是市長”的信口狂言,足以警示:我們的憂慮絕非危言聳聽。
整頓黨風黨紀,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已經成為黨和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中之重。而警惕并阻擊“官場文化”侵蝕青少年心靈的戰斗,也應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教育工作者千萬不能見怪不怪,無所作為;更不能隨波逐流,放棄職守。試想:如果任“官場文化”在校園流行蔓延,那么從小在這種文化浸沉下長大的孩子,走上社會將會用怎樣的眼光和心態來看待國家和自己的前途呢?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