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00后心理斷奶家長要放手不放縱
昨日和前日,本報對愛黏人的“00后”孩子和愛焦慮的“80后”父母進行關注并連續報道后,許多“80后”的家長都開始反思所承擔的角色扮演。成都市第十六幼兒園業務園長楊曉春在與今年新生家長交流后指出——雖然在“80后”的成長記憶里,父母經常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但今年“80后”首次成為幼兒園新生家長的主流時,他們扮演的家長角色早已不像過去那么簡單,而是要理性、感性相搭配,幫助孩子順利進行心理斷奶。
接送孩子要分工 理性家長送感性家長接
現在家長的角色究竟是如何扮演?楊曉春告訴記者,從前父母經常都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管孩子的老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并不科學。我們提倡父母雙方都要充分發揮對孩子的影響,無論嚴肅還是溫柔,其實都應該對孩子進行‘管’和‘教’。”
楊曉春舉了個例子說明家長角色搭配的重要性,比如孩子第一次才來幼兒園時,很多孩子都會一直哭,不讓家長走。“早上送孩子,盡量挑家庭成員中比較理性的家長來承擔,這樣能夠及時切斷不舍情緒,既能讓孩子較快地放棄糾纏,也更有助于老師將孩子的情緒帶入到幼兒園的情景中;而到了下午,可以由感性、或者是跟孩子更親近的家長來接,回家路上多與孩子聊天、溝通,對孩子的情緒疏導也更有利。”
助孩子心理斷奶 別怕為孩子成長“買單”
“80后”家長呂邱紅談起自家小孩黏人時一臉無奈。她說,3歲的兒子在家享受的“待遇”非常高,即使兒子有時候不用說話,只需一個眼色,爺爺奶奶都曉得他想要什么,也會很快滿足他。“家里的老人都很遷就孩子,導致孩子都3歲了還很黏人!”
“孩子入學,是他們成長的關鍵期,這個時候家長要‘放手’學會信任老師、信任孩子,才能讓孩子真正從心理上斷奶。”對于家長的擔憂,楊曉春認為,家長做好準備別怕為孩子成長“買單”,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學校里的事情,在具體做的過程中,孩子會成長得更快。另一方面,家長在家也不能“放縱”孩子,應該從作息時間、飲食規律、生活習慣上配合幼兒園,幫助孩子盡快心理斷奶。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