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考生走出心理誤區
610分,一本落榜,二本一志愿也落榜。山東理科考生王小飛及其家人,最近一段時間限入極度失落、郁悶中……
王小飛的爸爸介紹說,孩子今年高考成績不錯,沒想到本科一批一志愿落榜,原本認為能上個好二本,豈料本科二批一志愿上海海關學院的提檔線竟是611分,得知這一結果,孩子幾天無精打采。
“填報征集志愿,我們簡直不敢動筆了!”山東考生家長許先生這樣對記者講。孩子理科600分的高考成績二本一志愿又落選,全家人陷入了極度的苦悶。
類似的情況每年高考后都會出現,由于志愿填報不理想導致高分考生進入不了理想的院校,有的考生以至于苦悶中離家出走,更有甚者尋死覓活。
如何讓考生及家長在這段特殊的時刻走出心理陰影?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心理科教授岳文浩指出,高考后這段時間是學生心理問題的高發期,同時也是家長的調整期。其中,又以結果論成敗而導致的心理不平衡的考生最常見。通常這類考生的表現是,總覺得自己很努力,但是結果卻不如意,從而吃不好、睡不好、越想越難過,容易心理失衡,容易鉆“牛角尖”。孩子考后出現這種現象,多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家長議論高考的壓力造成的,是一種短暫的心理失衡,也是考后正常的情緒反應,過了這個“高考談論期”,孩子的心理狀態會漸漸恢復平衡。
首先,如果孩子的心理壓力過于沉重或持續時間過長,家長要提早關注,避免讓孩子走入誤區。高考再重要,也沒有孩子的健康重要,家長不要等孩子出了問題才后悔。要讓孩子明白,雖然能夠控制自己的努力,但是卻不能控制人生的經歷。要懂得“風物長宜放眼量”,不要總是患得患失、斤斤計較。
專家建議,家長可以選擇與孩子晚飯后一起散步,邊溜達邊聊天,多和孩子嘮一些高考外的話題,給孩子營造輕松的氛圍。或者家長給孩子提出些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讓孩子學會心態平和,學會承受磨難。
其次,高考已經結束,考生要學會看淡結果,對于高考來說,看重結果很正常,但是以一次結果論成敗,鉆“牛角尖”就不正常了。所以應該學會以平常心來對待高考,給自己一個自我肯定,只要盡力了,并且通過高考這個過程學到很多東西,有很多自我肯定的東西,能找到在過程當中的意義和收獲,從看重結果轉向看重過程,便會走出心理失衡的困境。
專家建議,考生自我放松要有度。在保證充足睡眠的前提下可以聽聽音樂、打打球,或者看點休閑類的書籍。還可以安排一次三五天到一周的旅游,既可以消除疲勞、轉移注意力,還可以調節情緒,修身養性。
最后,專家還指出,我國很多人把高考當成一種投資,為了將來獲得更好的工作和社會地位。事實上,高考不一定能換來這么好的預期,要調整心態,大學提供的是更好的知識和訓練,使你更有效地獲得所需的東西。大學只是豐富自己知識和技能相對有效的手段,但不是全部的手段。現在,社會上有許多這樣的人,他們在大學里學習了四年,卻不知道自己學到了什么,畢業后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該干些什么,改行的人比比皆是。
其實,指導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是一項重要的科普工作,因為大多數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往往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誤區。考大學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報名、考試問題,而是關系到考生今后職業發展和職業規劃的大事情,具體到高考志愿怎樣填報,也不是考北大還是考清華之間的選擇,問題嚴重時可以關系到考生將來的路該怎么走。在中學開展職業指導和規劃是很有必要的,把職場中的優秀人才請來,讓考生了解各種職業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很重要,而考生也不要到高考時才考慮選擇專業,應該在高一時就注意志愿選擇了。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