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越發達 孩子成長得會更好嗎?
我們都在享受著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享受著互聯網帶給我們的新奇體驗,可是,我們究竟有沒有想過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好的嗎?
科技越發達,就一定能夠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好嗎?和外面世界的聯系越方便,孩子們的視野就一定越開闊嗎?過早讓孩子們接觸到各種高科技設備,是否會取得適得其反的結果?
先讓我們看看現在的孩子們和科技的關系有多密切吧。
在英國,根據一項抽樣調查,那些12歲不到的孩子們有將近一半的人表示自己如果離開網絡的話會感到難過(sad),而五分之一的孩子說自己那樣的話自己會感到孤單(lonely)。 這些孩子們被當作網絡時代的老手,超過七成的人在玩線上游戲,65%的孩子會用網上的資源來做作業,超過1/3的孩子在網上買賣東西。 而在12到16歲的孩子中,對網絡的依賴更為嚴重,六成的孩子反映自己沒有網絡會難過,將近一半的人則會感到孤單。 國外的孩子們玩Facebook、Twitter,國內的孩子們刷人人、微博,他們隨時都會帶著手機更新自己的狀態,和同學、朋友乃至家長都通過網絡聯系互動,他們討論的話題會是iPhone和iPad上最流行最有趣的應用,他們靠《憤怒的小鳥》和《水果忍者》打發時間。 他們在網上有著自己的圈子,有著彼此熟悉的笑話,有著彼此才會理解的想法,在現實生活中,他們或許會面對學業的壓力、家庭的紛爭和成長的煩惱,現實中的不順心或許只有在網絡上才能得到消解,也許,比起現實中的朋友和親人,比起滿是局限和限制的現實世界,無盡的網絡世界更能消除他們成長中的迷茫和困惑。
每一個經歷過成長的人都會理解這些孩子們的心情和狀態,他們現在已經離不開網絡,離不開各種高科技設備,我們無法武斷地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當初大家都把把nerd當怪胎時,有誰會想到現在nerd已經成為流行的文化現象。 只是對現在這些浸淫于互聯網、現代科技以及各種智能設備營造的現代化生活中的來說孩子們,他們的心智和能力足以保護自己免受來自互聯網世界的傷害和侵凌嗎?假如收到傷害,他們又該怎么辦? 根據一項研究,在美國有21%的孩子是網絡侵凌的受害者,24%的侵凌發生在手機上,10%的侵凌發生在各種聊天工具上,但發生Facebook、Twitter甚至Reddit等網絡平臺上的侵凌卻往往會對孩子產生更大的傷害。 有一個非常哀傷的故事,在美國羅格斯大學,兩名同學偷拍了克萊蒙提(TylerClementi)與同性戀人的錄像并將其放到網上直播,最終導致克萊蒙提被逼自殺。 年少無知加上現代科技的便利,于是,三個18歲的年輕人的生活就這樣被毀了,一個跳河自盡,另外兩個在全美聲名狼藉面臨牢獄之災。 如果這些年輕人還沒有學會如何去尊重別人的生活,還沒有學會去尊重別人的隱私,對公民意識和權利義務的認識還不成熟,那現在高度發達便利的科技往往會成為他們之中一些人有意無意去傷害別人的工具,而到最后,他們自己也要為自己的過錯承擔后果。
科技越發達 孩子成長得會更好嗎?
科技自誕生那天起,就是一把雙刃劍,而對于現在的孩子們來說,他們往往面對更多的是這把雙刃劍鋒利的刀鋒,實際上,甚至當還沒有被利刃割傷時,他們自己往往不自覺地傷害到周圍的人。
也許,和文學、藝術一樣,網絡時代的公民意識和觀念教育如今也應該成為孩子們的教育內容,或許,學校、家長和這個社會都應該努力起來,我們不僅應該要保護孩子們免受來自網絡的不良影響和侵凌,更需要幫助他們認識現代科技來使他們更好地成長。 現代科技真得很偉大,值得所有的孩子們去擁抱,去享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可避免地經歷成長的煩惱,不可避免地會犯錯。 但是,幸好他們還年輕,他們還有機會去改正,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未來還有更美好的生活等著他們去創造,去享受。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