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當代大學生的同居心理
大學生同居的問題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問題,在幾度被“熱炒”之后,最近又因網絡一篇關于大學生同居房的報道,掀起了新一輪的論戰。較之前些年人們如遇洪水猛獸一般的口誅筆伐,可以看出,當今社會對于大學生未婚同居已經有了很大的包容度,究竟是人們對于這個現象已經麻木,還是人們的觀念發生了某些變化?
在當今社會,“同居”這個話題既不能讓人大驚小怪,也不會使人面紅耳赤,曾幾何時,未婚“同居”是被視為傷風敗俗,有悖道德的叛逆之舉,不知不覺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此類事情的態度從譴責到寬容到麻木再到今天的“縱容”,同居隨即成為一種時尚,成為一種新青年標榜愛情勝利的宣言。
隨著社會進步,性觀念也正在經歷一場革命,傳統的婚姻觀、愛情觀遭遇巨大挑戰。小學生出現了“性早熟”,中學生流行“早戀”,大學生開始“同居”。據有關機構公布的大學生心理調查數據表明,70%的大學生不反對婚前同居。大學生同居現象正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大學生群體的年齡大多在18-25歲之間,也就是說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都是處于一種日趨成熟的階段,青春期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程,然而當今的大學生正是處于幼稚與成熟二者交接的關鍵時刻,伴隨著殘存的幼稚性和抗誘惑力弱的特點,以及性生理成熟期的低齡化,不少大學生已有性經歷,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生走向同居之路是在所難免。
同時很多人把同居當作是愛情的象征,當前大學生在智能、本能、性機能等方面的發展已趨成熟,常將性意識和愛情緊緊結合在一起,有比較強的性沖動,調查顯示,幾乎所有的同居者都發生過性行為,有婚前性行為的學生占有不少的比重,此外發生過邊緣性行為的占相當大比重,幾乎與談戀愛的比重相等。
不久前,河北大學教師對12所大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有近三成的學生認為大學生談戀愛“不求天長地久,但愿曾經擁有”,是“兩情相愿、不必譴責的一種愛情觀”。而許多學生對大學生同居現象也持寬容態度。在全國26所高校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0%的大學生贊成婚前性行為,贊成的人數比例比十年前提高了25%。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