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怎么給孩子嘉獎
獎勵是對孩子的一種積極評價。但是,如果方法不恰當,結果可能適得其反。怎樣做才合適呢?
最近,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者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們把三萬多名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按照“產出”給獎勵,也就是考試達到一定分數后才能獲得獎金;另一組學生按照“投入”給獎勵,只要讀完一本書,就能得到兩美元。結果發現,按“投入”獎勵的學生不但學習成績提高了,而且不給獎金后,不少學生仍然堅持閱讀。
這一發現告訴我們,人們需要得到肯定和賞識好的行為,都應該及時給予回饋,這樣才能激發繼續努力的動機。如果難以達到目標,行動動機就會減弱。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更渴望得到的是被認可的感覺,而不是具體的物質。
因此,獎勵孩子,要注意以下幾點:要獎勵好的行為,而不是結果。比如,可以把目光盯在改進某個缺點上,有進步就肯定,強化好行為。其次,了解孩子的需要,不應由家長說了算。第三,交替使用不同的獎勵方法,保持獎品對孩子的吸引力。最后,嘗試用其他孩子喜歡的方式來取代物質獎勵。例如,可以讓他請朋友們來家里吃飯,當著朋友的面表揚孩子等。
相關文章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