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喜歡親近你?
對于年輕的爸爸來說,小寶寶的出生無疑給生活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但是有時爸爸從媽媽懷里抱過來平時難得一抱的寶寶。誰料寶寶的臉立刻"晴轉雷陣雨",一下子哭得聲淚俱下,一回到媽媽懷里就又陽光燦爛。寶寶為什么拒絕和爸爸親近呢?
在嬰兒的發展中,媽媽往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媽媽是嬰兒一切生理需要的滿足者,通常也是嬰兒與客觀世界接觸的"中間人"。而與媽媽相比,爸爸的粗心使他們主動減少了與寶寶親近的次數。要改變這種情形,爸爸應試著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個秘訣:就是把自己也變成孩子
父母是否擁有一顆童心,是非常重要的。童心未泯,才能拋開“大人”、“父母”等身份。當你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有可能接納你。
第二個秘訣:和孩子密切相處。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觸,從他們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內在需要。
第三個秘訣: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
現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示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很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孩子感覺與父母溝通不舒服,代溝必然越來越深。
第四個秘訣:體會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他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半天。父母卻只是一是一味地告訴他“沒關系,堅強一點”,“這沒什么好難的”,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一點都不能體會他的感受,若父母說:“你很難過吧?我要是你也會有這種感受的。”相信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第五個秘訣:了解孩子的發展程度。
如果父母盡說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孩子達不到的要示,相信不但孩子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
好文推薦:
相關文章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