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孩子性格內向的幾點原因
性格在心理學上是指對現實的穩定態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化行為方式,是人格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內向是一種用于區分人格類型的簡單方法。最早由榮格所提出,他認為這是一種可能導致以自我為中心定向以及圍繞個人內在世界的主觀知覺與認識占優勢的人格類型。現在一般認為,內向人的興趣與注意指向自身及其主觀世界;除了親密朋友之外,不易與他人隨便接觸,對一般人顯得冷漠;待人含蓄、沉思、嚴肅、敏感;缺乏自信與行動的勇氣;喜好幻想;情緒活動比較穩定;喜歡有秩序的生活。
1.性格內向者的內心世界是什么樣的呢?
有一位性格內向的人說:“我并不是厭世,但我確實不知道生存世上的意義。我對人對事都沒有特殊的愛戀,我希望可以躲起來不必面對這個世界。我每天早上都賴在床上不肯起來,外面的世界對我來說太難應付了,每天由辦公室回到家里的時候,我都有如釋重負的感覺。放假的日子,我除非迫不得已,否則一定要留在家里,無論如何也不肯出去。我最怕的是人,我覺得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別人,所以為了逃避與別人比較高低,我在盡可能范圍之內都避免與別人接觸。我很怕向別人提出問題,我怕被人罵我笨,所以工作上及生活上有許多事我都一知半解,得過且過就算了。可是我又怕別人識穿我的無知,因此我加倍謹慎,避免與人接觸。雖然我躲在自己的‘一人世界’里覺得很安全,但同時我也覺得孤獨。我向往能多幾個好朋友,我希望自己不要這么怕與人接觸,我希望可以仔細地去了解自己工作及生活的環境,我希望可以真正地享受人生。”
2.內向性格是怎樣形成的?
(1)由于自我意識敏感而產生對人的“緊張癥”、“恐怖癥”如有的中學生與異性接觸時,過分強烈地意識到對方是異性,造成情緒緊張過度,陷入尷尬局面。
(2)家庭背景這往往是造成內向性格的主要因素。患者的父母常屬于較為冷漠的人,他們深信如果要使孩子有高度的服從性,身為父母必須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一位患者說:“小時候,爸媽從來不鼓勵我有好奇心,他們對我的問題不是嗤之以鼻,就是叫我少管閑事,做好份內的事。”家長不鼓勵子女去結交朋友,或參加任何課余活動,他們認為這類活動會使兒女"分心",對正常的學習失去興趣,所以在踏入社會之前,青少年的生活圈子只限于學校及家里。在缺乏與人溝通的環境里成長的兒童,對于一般社交技巧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他在剛踏入社會做事時,無意之中得罪了一些人,而這些人對患者所表現出來的反感,使他從此不敢再嘗試與別人溝通,同時完全退縮入自己的個人世界。
(3)與經歷有關性格是人在生活實踐中,在人同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的生活環境,具體地講,就是人的家庭、學校、工作等,人與環境關系發展的過程便是經歷,經歷也是性格形成的條件。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