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障礙易引起神經質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往往過分關注他們的衣食住行及智力教育,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素質培養,有關研究人員對孩子的心理素質進行了研究,發現幼兒的心理障礙問題不容忽視。
近來有研究者對5~6歲的幼兒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令人吃驚:脾氣壞占15.72%,性格古怪占4.84%,神經質占28.33%,行為問題占9.02%,社會交往不良占2.86%,情緒障礙占10.33%,低能占0.66%。此外還有偏食、言語發育遲滯、分離性焦慮、強迫現象等。這些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
造成學齡前兒童心理障礙的原因
1、胎教的影響。現在很多母親給胎兒聽胎教磁帶,但已發現有些幼兒由于聽覺刺激不適當,反而造成失聰。胎兒應該有一個安靜的生長環境,不應該受到無端的打擾。
2、沒有經過爬行訓練的影響。現在2/3的城市兒童缺乏爬行訓練,過早地使用學步車。嬰幼兒在爬行的時候,會努力抬頭,四肢、手眼的協調能力得到訓練。沒有爬行經歷的孩子,缺少感知覺統合的訓練,長大后可能注意力不集中,寫作業過慢。
3、缺少正規教育的影響。進過幼兒園的幼兒,活潑、開朗、易合群、守紀律、講禮貌。而家居幼兒就顯得過分害羞、怕見人,在陌生環境中難以適應。
4、強制學習的影響。現在有些家長有意識地讓幾歲的孩子背詩詞、字典、地圖等,有專家認為,孩子3歲之前,不應該進行這些機械記憶訓練。兒童正處大腦發育中,3歲之前,應該著重發展孩子的適應能力、語言能力、想像力等,而不是機械記憶。
5、教育方法的影響,如父母對孩子溺愛遷就、百依百順,使幼兒形成驕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種是采用打、罵、嚇、關等教育。尤其是父母的教養態度不一致,更會使孩子發生心理問題。在現代社會中父母平時要工作孩子都交給長輩帶,而長輩又極為維護孩子。當父母認為孩子哪里做的不對或做了不該做的事而教育幼兒時,長輩就會很維護幼兒,這樣就造成幼兒對長輩的依賴心理,而對于父母的訓斥就不加理會了。因為他們有了擋箭牌,不怕父母。這時父母與長輩應該統一對孩子的態度。這樣讓他建立正確的觀念。
6、家庭氣氛的影響。家庭和睦程度越差,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越差,不和睦的家庭或父母離異,使幼兒不知所措,或失去應有的愛撫,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