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叛逆期該怎么辦?
軒軒媽媽:還不滿3歲的軒軒今年以來變得特別固執(zhí)和暴躁。他如果自己想關(guān)門,大人替他關(guān)掉,他就要發(fā)飆;他如果自己要沖馬桶,大人“不小心”幫他沖了,他就要大哭,一定要重新沖一次,才肯罷休。
有時候還要做些危險的事情,比如到廚房去掀鍋蓋,不讓他掀就吵。總之就是要一切盡如他心意,否則就哭鬧耍賴,非要揍一頓才能解決問題。今年下半年他就要上幼兒園了,家里或許都還能依從他的意愿,可要是這樣的脾氣進了幼兒園,可怎么辦呢?
鮑老師的回答:其實孩子到了2歲半、3歲左右這個階段,很多父母都會遇到軒軒媽媽這樣的問題。以前大人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孩子,突然變得“特別有想法”。其實這里的根本原因是孩子到了這個年齡階段,進入了人生第一個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是自我意識產(chǎn)生和快速發(fā)展的時期,他們真正地開始試探性地獨自接觸世界。
而在此之前,他們所有的信息都來自于家人。有了這個根本性的改變,也許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并不象從前那么依賴大人,孩子常常試圖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時候由于他們的語言有限,因此就會用發(fā)脾氣、吵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不滿以及焦急。父母也許會把孩子此時的表現(xiàn)歸結(jié)于孩子的性格問題,其實不然。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2-3次叛逆期,正確處理好每一次和叛逆期中的孩子的關(guān)系,對于今后的親子關(guān)系影響深遠。首先,當然不能對孩子簡單“鎮(zhèn)壓”了事。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那么小,什么都應該聽自己的,對于孩子在生活中所有的自作主張,都一概以不許做作為處理方式,如果孩子吵鬧反抗,就實行武力鎮(zhèn)壓。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有些孩子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乖了,但也許他只是畏懼父母的嚴詞厲色,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在他的第二次叛逆期把之前壓抑的能量都釋放出來。所以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問題,根源往往在童年。也有些孩子確實是被”馴服“了,于是產(chǎn)生了那些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的孩子。長大成人后,他們沒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則,也很容易受不良環(huán)境影響,走向錯誤的道路。
而另一些父母又走向了另外一種極端。他們也許充分理解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愉快,亦或許對孩子比較寵愛,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已經(jīng)不知不覺給孩子一種信號:在和孩子的對峙中,他們已處于劣勢。如果有了沖突,每每都是父母做出妥協(xié)和讓步。
如果孩子在這樣一種家庭氛圍中度過他們的叛逆期,那么只是在成長歷程中產(chǎn)生的叛逆,倒或許真的可能會發(fā)展成任性的個性。理解和尊重孩子不是寵溺孩子。父母在家庭中還是要有權(quán)威性,從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雙方都要設立共同的原則和底線。沒有約束的自由不是自由,而是放任。放任和溺愛的危害性就不再贅復了。
-
關(guān)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nèi)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xiàn)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xiàn),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xiàn)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xiàn)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xiàn),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yǎng)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zhí)于快樂還是偏執(zhí)于成就,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