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影響孩子心理健康
再恩愛的夫妻也難免會遇到矛盾,發生激烈的爭吵。一般的爭吵并不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問題,但是過于頻繁,涉及人身攻擊,或者產生了家庭暴力的爭吵,難免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除了讓孩子恐懼之外,還可能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學會了這種不健康的處理人際關系的模式。為人父母的你,準備好了在孩子面前做個好榜樣嗎?
【事件回放】
因為和老公吵架,陳娟把孩子和裝有衣物的包裹丟棄在15樓的樓道旁,任憑孩子怎么哭鬧,陳娟絲毫沒有回心轉意,丟下孩子立刻離開了。在樓下做保潔工作的沈大媽聽見樓上有孩子的哭聲,順著樓層往上查看,發現了被陳娟丟棄的女嬰,報了警。通過問詢民警得知,小兩口因瑣事起爭執,有些重男輕女的丈夫說了些難聽的話,妻子一時沖動才把剛剛40天的孩子丟棄在樓道內。
年幼的孩子會把父母的爭吵歸咎到自己身上
爭吵是一種激烈的情緒反應。大人這種激烈的情緒,在孩子眼里會有怎樣的解讀,恐怕是很多父母沒有認真考慮過的。吳國源表示:“孩子的觀察點和大人完全不一樣。打個比方,我們去逛街看到的是櫥窗里的擺設,五光十色的街景,而同樣的場景里,孩子看到的只是密密麻麻的腿和鞋子而已。大人的激烈的情緒,比較容易讓孩子產生恐懼、害怕、悲傷、無助等負面情緒。大多孩子都會以哭來表達自己的這種恐懼害怕。有時候,也會有其他的表現形式。我就遇到過這樣的個案。夫妻兩個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受驚的孩子嚇得大哭,小便失禁了。幾年之后,孩子都已經上學了,但是只要一緊張恐懼還是會小便失禁。”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他們很難理解父母吵架的真正原因。孩子們大多會認為自己是引起父母吵架的根源。特別是有些時候,夫妻之間鬧矛盾,卻把孩子當出氣筒。吳國源提醒說,這會造成孩子心中的黑色記憶和黑色自我認知。孩子會覺得“我是個沒人要的孩子,我不聽話,都是我的錯。”有些孩子拼命努力讀書,希望父母能喜歡自己,減少爭吵。他們把父母的不和歸咎到自己身上,結果一生都很自卑,遇到問題時,還容易采取自殺等極端手段。一般來說,6歲以后的孩子才能對父母吵架的問題有更多的理解和思考,到青春期以后,會完全意識到自己是獨立個體。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