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階段的三大銀行
慢生活的腳步,每走一步都是“感謝”和“感動”。感謝每一天能夠行動自如。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這一生衣食無缺、能夠自力更生,我建議從「三個銀行」的概念來教育,也就是從孩子的「內在銀行」、「外在銀行」到「人民幣銀行」來做全面性的引導。
有位媽媽遺憾地說:「我每天很認真地教導兒子成長,為他儲蓄許多自信、勇敢、努力等美德,可是每當我先生回到家,他就是一直從兒子的內在銀行提款,不是指責就是打罵,這讓我有很深的無力感……」
沒錯,每個人從小在原生家庭需要透過父母愛的引導,把許多美好的德性儲存到內在銀行里。另一位媽媽,她提及當年獲知懷孕的第一時刻開始,她的丈夫從未間斷地隔著肚皮對小胚胎兒講述童話、偉人故事、民間趣談等。
直到目前兩個兒子──一個小學四年級、一個小學三年級,爸爸仍未中止一天約二十分鐘的成長分享。這位媽媽非常感激先生的用心付出,她說:「兩個兒子的人格養成、價值觀的建立,還有對人生充滿樂觀的情操,都有了非常好的培育。」
想想看──我們自己從小是否保留了內在銀行的存褶?你的內在銀行是「存款」多?還是「欠款」多?你還需要那些美好德性的儲蓄?同時,想想看我們的子女,他們也有美好的內在銀行存褶本嗎?還來得做些什么補救或改善的措施嗎?
當一個人有豐富扎實的「內在銀行」儲存,接著要做到「外在銀行」的建立。「外在銀行」是在談建立良好的人脈關系。
有位爸爸用心良苦地栽培兒子,從兒子讀幼兒園即把同學的姓名、電話建文件,開生日party時熱情地邀請同學出席,小學時回頭邀幼兒園同學,念中學時回頭邀幼兒園、小學的同學……,就這樣一路真誠地和同學建立友誼,直到大學畢業后,兒子保有200多位好朋友的連絡方式。
各位可以想象這個兒子往后進入社會、進入職場,他將比別人得到更多的助力,而且他有不同領域的朋友,對他而言,所謂的「知人善任」「廣結善緣」都已經是現成的能力了。
天下父母心──所有的父母都渴望子女將來的成就比自己高,財富比自己多,日子過得比自己好。
從小若從「內在銀行」、「外在銀行」能用心引導,將來在生涯發展、在人生格局必然有海闊天空的機會。
人生第三個銀行──「人民幣銀行」,指的是子女透過美德和人脈的儲蓄,進入社會后有衣食不愁,甚至創造財富、照顧自己的能力。
講到「錢」,過去的、傳統的想法,多數都和「俗氣」、「貪財」、「傷感情」有關。然而時代變遷快速,如果還維持「錢夠用就好」或「錢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想法,往往在財務危機出現時才后悔莫及。
創造個人「有錢」、「富足」的環境往往是多數人在歷經社會經濟危機后的領悟,有錢才能送子女出國留學、有錢才能得到最好的醫療救治,有錢才能讓自己免于匱乏的困窘和無助。有錢──才有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樣不是也做到有福同享的境界嗎?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