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去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孩子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中。當他們真正面對學習、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難或壓力時,往往不知所措。該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力呢?
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承受力?
近年來,有一種現象在中小學漸漸地增多起來,就是一些孩子常因一些在成人看來微不足道的原因(如家庭關系、學習、交往)而離家出走,甚至自殺。許多家長和老師說,現在的孩子太嬌氣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啦。的確,一個人只要參與社會生活,就會遇到各種壓力、困難和挫折。對此有的人堅強、樂觀、勇敢地去戰勝它;有的人就顯得懦弱、悲觀、處處逃避它。做多大的事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逐步形成遇忙不亂、遇驚不顫、龐震驚的心理品質,是保持健康心態的基礎,對今后參與社會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過去,我們把心理受承能力單純看作是一個思想修養問題,一般從思想教育的角度開展工作。事實上,它首先是一個心理品質問題,反映一個人對待困難、挫折的理智程度,社會風險意識,對自我思想、情緒、行動的控制能力。因此,心理承受能力的培養,應該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基礎,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循序漸進地開展起來。
我認為,把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還給孩子,是提升孩子心理承受力的前提。要知道,孩子無論大小,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家庭中的一員,他除了有責任做好自己的事情以外,還應該為家庭盡上自己的一份義務,包括做做家務,為家長分擔一些憂愁,關心父母的健康等等。
只有在生活的磨礪中,孩子才會切身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和家長的良苦用心,才能夠設身處地地理解別人。不少家長認為,讓孩子做家務,會耽誤孩子的學習。尤其是對于初三和高三的畢業生,那可是爭分奪秒的關鍵時刻,誰還敢叫孩子做家務呢!然而,每一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長時間地使用大腦,很容易引起大腦疲勞,也就根本談不上什么效率。
讓孩子做做家務,其實是再好不過的放松方式,家長何樂不為呢?另外,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家長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人為的障礙,讓孩子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質。比如,偶爾偷一次懶,讓孩子來照顧你;家長出差的時候,不要為孩子儲備好一切生活物資,也不要把孩子托給人照顧,只把鑰匙留給孩子,一切就“OK”了,相信孩子會慢慢地學會照顧自己;下雨天,孩子忘了帶雨具,家長就狠狠心讓孩子自己冒雨回家,即使因此感冒,也沒什么,誰還沒有個頭疼腦熱呢!孩子的路就讓孩子自己走吧!你不給他機會,他永遠長不大。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