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家庭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高
據哈市第一?漆t院統計,在2000年至2006年間,醫院收治的心理疾病患者每年都在成倍數增長,在這些患者中有60%的人因為患上了心理疾病被迫退學、下崗、退養……從而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和命運。而他們患病的原因則以家庭、社會影響和心理暗示為主。
再婚家庭孩子心理問題多
不同的家庭結構,會對兒童的情緒狀態產生什么影響?不久前有關單位進行的一項聯合量化調查,對此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據哈市第一?漆t院心理專家介紹,這項研究以哈市9所小學五、六年級1912名學生為對象,采用自編情商測量表,設計了情緒穩定程度、情緒緊張程度、恐懼情緒程度、敵意情緒程度、羞怯情緒程度等10個問卷項目;同時對被測學生父母婚姻狀況、家庭結構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問卷調查,并將家庭結構分為正常小家庭、正常大家庭、單親家庭和再婚家庭四個類型。
調查顯示,再婚家庭中40.5%的兒童情緒不穩定。這是因為前三類家庭的兒童從小就受父母、祖父母的一致性教育,他們對兒童的需求呵護是發自內心的。而再婚家庭的兒童因為有了繼父或繼母,內心難以接受或難以完全接受,在心理上會產生抵觸情緒。當與親生父母在一起時,表現為快樂、自由的情緒和行為;而在繼父、繼母面前,則表現出冷漠,拘謹的情緒和行為。
統計表明,再婚家庭中21.6%的兒童有較嚴重的情緒煩惱,18.9%的兒童精神緊張,有56.8%的兒童有較強的壓抑心理,這些數據均高于其他家庭類型同類指標人數的百分比。這是因為再婚家庭兒童在新組建家庭中的地位、與繼父或繼母的交往、在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以及在經濟上的支配權,均與自己親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時有一定的距離或差異,使其內心產生出憂慮、緊張、壓抑、煩惱等不健康情緒。同樣,單親家庭兒童中有嚴重情緒憂慮的人數高達21.1%,這與他們經歷父母離異或喪父、喪母時受到的一定心理刺激有關。
“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問題是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父母的離異或喪父、喪母已經使這些孩子經歷了一次磨難,父母的再婚又使他們面臨更為復雜的生活環境。長此以往,兒童的身心很難得到正常的發展。所以,再婚家庭應加強與兒童的溝通,創造寬松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盡可能在精神上滿足他們,引導孩子減輕心理上的負擔。既給這些兒童一個完整的家庭,又給他們完整的父愛和母愛。另外,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貫性在再婚家庭中格外重要,補償式的愛或放任自流亦容易造成兒童的情緒異常。”醫生說。
不要輕易在乎別人的評價
張一告訴記者,在青少年中有不少人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的好壞自己不能夠做主,決定權交到了其他人手里。有很多孩子過分關注自己的形象,對自己百般挑剔,如:個子矮小、身材肥胖、眼睛不大、頭發太短、太稀等。有的甚至責怪自己為什么生在了農村,怨家里太窮等等,他們妄自菲薄,陷入無盡的痛苦煩惱和孤獨之中。這是典型的不接受自己、不接受父母的一種情緒體驗。長此以往,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會給自己設下種種障礙,不僅堵塞了自己的成功之路,而且會嚴重傷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