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童年教養過嚴會引發什么心理問題
導致青少年憂郁的成因非常多,主要不外是生物的,如腦中缺乏某些神經傳導物質等;環境的,如人際關系等;心理的,從小失去重要的照護者、缺乏正性的鼓勵、太多的非理性思維等。
小琳從小身體健康,沒有重大疾病,但近兩個月因為心情一直低落,且有四次自殺行為而被父母帶來求助心理醫生。小琳是家中老大,從小背負著父母的過高期望。父母將自己未完成的心愿投射至長女小琳身上,對其管教嚴厲、缺乏正性的鼓勵,導致小琳從小就形成了過度注意外在評價的自動化思維模式。“我功課退步表示我是沒有能力的,同學會笑我,讓我很沒有信心。我是家中老大,我不能做妹妹的表率,又讓父母難過,讓老師失望。我一點自信心都沒有,人生有什么意義。”從“功課退步”很快跳至“生命沒有意義”的結論,小琳的這種非理性自動化思維與她從小成長的家庭環境有關。小琳小學成績皆在前幾名,上中學以后,成績比小學差,且不穩定,從前幾名跌至二十幾名,而另一個與小琳要好的同學,功課以前不如她,現在卻比她好,且對等等,從這些點進入小琳的憂郁世界,幫助小琳學習辨認、觀察與記錄自己的非理性思考習慣,并與小琳討論此錯誤思考習慣的邏輯是什么,進行批判,進而排除。心理咨詢師幫助小琳認識:一個人的評價有來自內在的她冷言冷語。加上老師說她不用功,她心情更是跌至谷底,什么事都提不起勁,煩躁、失眠、覺得自己樣樣不如人。食欲變得不正常,有時大吃大喝,有時完全沒有食欲,甚至有跳樓的念頭。
小琳有很多非理性思考,非常在意別人對她的評價,若是好的,情緒則平平;若是不好的,情緒則非常不好。她的自我期待是聰明、美貌、富有、孝順、有成就、有很多的朋友。小琳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迷思,她的深層擔憂是:我功課不好,就不能上好高中,就不能上好學校,也就不能找到好的工作,也就不能成為有用之人,也就不能成為有價值之人,所以就不會快樂。而對自己的優點,如待人和氣、和藹可親、懂得自我檢討、有自制力、尊敬長輩、熱心助人、會替他人著想、富同情心、有正義感,等等,她認為都是理所當然,沒有什么值得高興的。
專家點評
經過藥物治療,小琳的情緒很快有了改善。但藥物治療只能控制一時,不能治本,小琳的癥狀還是有起伏,醫生建議小琳進行心理治療。
心理咨詢師選出小琳最重要的病狀,如自殺、無望感,和外在的兩個方面,過于在意外在評價會導致沒有自信、依賴;過于在意內在評價則往往自戀、剛愎。心理咨詢師與小琳討論“功課退步引發的非理性思維”,并讓她自己思考:
功課退步難道在下一次不可以趕上來嗎?功課退步就不能做妹妹的表率了嗎?做表率是不是還有其他方面呢?例如做人、做事、其他才藝、技術,等等。功課退步會讓老師、父母傷心、失望。那怎么辦呢?得尋求一個解決之道,而不是整天發呆、難過,那只會侵蝕你的心靈而不會讓你有任何進步。如想一想退步的原因,如果原因是自己的無法專心或是不用功,那么這個原因是不是可以被矯正?小琳自認不夠用功。雖然,咨詢師知道小琳的根本問題不是不用功,但小琳現在這樣認識,就得讓事實來驗證。于是,心理咨詢師給小琳兩個月時間去努力。在這段期間,小琳不能想自殺的問題,給自己一個努力機會。
于是,小琳比以前更用功,把其他的雜事暫時擺在一邊。但功課仍沒有起色。這是因為小琳為憂郁所苦,無法集中注意力,記憶效果當然不好。所以,用功也是事倍功半。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