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愛哭的孩子 你是否會感到束手無策呢
孩子都小學一年級了,還這么愛哭,怎么會那么脆弱呢?真叫人著急。有什么辦法能讓他變得勇敢一些?面對哭鬧的孩子,做父母的應該怎么做呢?
親子生活現場一
孩子都小學一年級了,還這么愛哭,怎么會那么脆弱呢?真叫人著急。有什么辦法能讓他變得勇敢一些?
我們常聽人家說:這個人的淚腺很發達,那個人的淚腺不發達,其實說的是這個人是否愛哭。愛哭說得好一點是多愁善感,說得不好是情緒管理不佳。不過有的人雖然不哭,可是天天心里愁云慘霧,表面卻強顏歡笑也不見得是件好事。
在中國有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中,愛哭的林黛玉和開朗的薛寶釵,最后的下場嚴格說起來也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是在一般人的觀念里,愛哭總讓人覺得很誨氣、很令人不愉快。所以,只要孩子一哭,家長就莫明其妙的跟著情緒不穩,這是人之常情。
實際上,無論是成人或小孩,哭有它正面的意義。想想我們每個人剛出生時,如果不哭,接生人員都要想辦法讓我們哭,哭表示健康、生命力,但從那一刻以后,我們卻要想盡辦法阻止孩子哭泣,似乎有點違反常理。
當然,我們并不贊成孩子沒事亂哭,一點小事就用哭來表達,這是情緒表達不適當,不純粹是哭的問題。也就是說,我們要教導的不是叫孩子不哭,而是教他: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哭,而且不該哭的時候不要哭。
孩子愛哭的原因
那么,我們也要了解:為什么孩子總是哭得不是時候?才能夠適當協助他們管理情緒。一般來說,孩子愛哭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孩子先天多愁善感
以天生氣質來說,就是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遭遇不如意時,通常會以負向的情緒:如哭鬧、發脾氣等來表達。這是他的個性傾向,但家長不了解,就容易跟著孩子鬧脾氣,以致于親子之間經常鬧得不愉快,而無法心平氣和地教導。
2、哭只是獲取的手段
現在的家長孩子生的少,太過寶貝孩子,怕孩子哭,所以,從小只要孩子哭,大人總是滿足他、妥協,讓孩子感覺到用哭來得到想要的或避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是很有效的。
3、語言表達能力不夠
由于家長或帶孩子的人照顧太周到,從小孩子不必說話,只要用哼的或用哭的、用指的,大人就知道他要什么,使孩子的語言表達應用能力無法成長,于是慣用哭鬧動作來表達。
4、父母的態度過嚴厲
大人太兇,一點小事就對孩子疾言厲色,嚇壞了孩子,使得孩子成了好哭的小媳婦以博取同情。
5、常常被父母所忽略
父母連孩子的基本需要都不能完全滿足。如:父母不常陪伴、接近的孩子;或者大人總忙著照顧小的或忙著自己的事。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如:被愛或安全感等不滿足,就會顯得焦慮、不安,表現出來的是愛哭或不快樂的神情。
找出問題原因
孩子的哭有它正面的意義,但哭得不是時候就要找出原因:天生情緒本質負向、慣用哭來達成目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夠、大人對孩子太兇、或者被忽略的孩子等等,都比較容易表現出愛哭的傾向,你的孩子愛哭是屬于哪種原因呢?找出來才有辦法協助他。以下的親子生活現場實例,跟你分享解決方法。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