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離家出走以及留守兒童的心理成長
最近的一則新聞讓兩個小學生“出了名”,這小哥倆一個10歲,一個12歲,他們用了9天走了將近兩百公里了,餓了就吃野果,困了就睡在山坡上,起因并不光彩——未完成老師布置的寒假作業(yè)。
孩子離家出走,家里人除了著急還是著急,兩家人先后到附近的10多個縣尋找,張貼了上千份尋人啟事。回過頭來再看這兩個“不屑”的孩子:不完成作業(yè)、離家出走、讓家長擔心,然而錯都在他們嗎?進一步了解后發(fā)現(xiàn),這兩個孩子一個是留守兒童,一個是父親去世母親改嫁跟隨爺爺居住的孤苦兒童。
提及留守兒童,有太多說不完的話題,這些無辜的孩子大多孤僻內向、情緒消極、自覺性差、膽小怕事。有關資料顯示,全國留守兒童的人數(shù)約為5800萬,其中14歲以下的留守兒童超過4000萬,留守兒童占全部農村兒童總數(shù)的28.29%,如此可觀的數(shù)字讓我心頭一驚。
一個留守兒童在給媽媽的信中寫到:“媽媽,你說家里蓋房子欠了好多錢,還要多久才能還清呢?真希望早點還完,你好回家來。現(xiàn)在我不亂花錢了,每天最多五毛錢,我不掙錢,就為家里省一點兒吧。我有一個小小的愿望,就是將來自己在家鄉(xiāng)辦個廠。不過,我要你當老板,我給你打工,這樣,我們一家就可以天天在一起了。”
的確,“在一起”是留守兒童做迫切的心聲。一份研究報告指出,親情的缺失使孩子變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這些心理方面的問題,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使他們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社會都經常出現(xiàn)一些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行為,這些行為常常超越道德、法律底限。
回想自己的童年時光,記得在我六、七歲的時候,一次父母要遠行,臨時把我寄放在奶奶家中,吃的不少,玩的不缺,但不知道為什么,在父母離開的那幾日總是開心不起來,總覺得是被父母拋棄了,那份無助現(xiàn)在還記憶猶新。想想留守兒童們,他們內心的孤獨感比我當時要強千倍萬倍。
數(shù)十年前,魯迅曾發(fā)出“救救孩子”的呼聲,而現(xiàn)在則是該是“救救”留守兒童的時候了。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xiàn)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xiàn),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xiàn)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xiàn)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xiàn),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yǎng)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zhí)于快樂還是偏執(zhí)于成就,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