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專家:3至5歲兒童易患選擇性緘默癥
寶寶平時在家里可是調皮好動得很吶,但是只要一出門就表現得特內向。幼兒園老師跟她說話,她總是不回答,只是看著老師點點頭或者搖搖頭。這是怎么回事,為啥孩子會反差這么大?24日,南京市心理專家表示,很多寶寶都會或多或少有“選擇性緘默癥”。
怪事:孩子上幼兒園后,一學期沒說話
奧體藝術幼兒園園長徐寧芳告訴記者,她遇到過一個孩子,足足有一個學期都沒有開口說話。4歲的洋洋(化名)的父母都是中學老師,平時工作都很忙。回到家后,兩口子都忙著備課,和孩子的交流并不是很多。不過在洋洋媽媽的眼里,孩子有點調皮,在家里也喜歡問東問西的。可是上了幼兒園之后,洋洋就“啞”了,任憑老師怎么逗和開導,他都只會搖頭和點頭,想讓他說句話比登天還難。就在學期末了,快放寒假的時候,洋洋突然開口說話了,這讓老師們十分激動,他們甚至互相傳播這件好事情:“小一班的洋洋今天終于講話了,真不容易啊。”
專家:孩子失去安全感,不知所措
專家說,患“選擇性緘默失調癥”的兒童一般是3至5歲,實質是孩子出現了社會適應困難,而不是語言本身出現了障礙。
出現選擇性沉默癥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孩子很敏感,去幼兒園突然打亂了他原來熟悉的生活程序,新的生活程序和原來的又天差地別,這讓他們感到恐懼和不安。另外,孩子從熟悉的環境突然到一個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地方,他們無法對周圍的事物產生安全感,不知道如何和周圍的人相處。最后一個原因是,孩子在家是眾星捧月般被呵護和照顧著的,到了幼兒園,不再是惟我獨尊,要和其他的小朋友共同使用玩具等,老師也不會對他特別關注,寶寶能敏感地察覺到各種“待遇”上的差異,從而產生挫折感,并通過情緒反映出來,出現選擇性緘默現象。
相關文章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