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可以化解青少年青春期孤獨感
進入青春期后,很多孩子都會感到特別孤獨,因為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轉變的過渡階段。青春期心理的復雜性以及社會上各種信息的打擾讓他們無所適從,變得孤獨。
青春期初始的時候,很多男生女生并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社會賦予他們的角色一下子增多了:不僅要作為子女,還要當學生;在同學中,想成為被人接納和喜愛的人;希望得到成年人的尊重和信任。要在不同的環境中“扮演”好相應的角色,對于少男少女還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可是他們又想表現得獨立和成熟,于是一方面特別需要和別人探討和交流,一方面又不愿意敞開心扉。所以德國心理學家斯普蘭格說:“沒有誰比青年人從他們孤獨小房里更加用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了,沒有誰比青年在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觸和理解外部世界了。”這種孤獨感正是青少年自我意識發展的一種表現,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經驗的豐富和自我探索的深入,青少年會逐漸獲得一種熟悉自己、對自己有信心、有把握的感覺。這時,既能夠獨立思考,也會樂于與人交流了。
怎樣才能化解青春期心理的孤獨感呢?
心理暗示法:心理暗示是最適合于孩子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了。因為兒童天生好奇,想象力豐富,有能力接受多元價值觀念,改變固有觀念,不像成人那么有偏見。用心理暗示法可以很好地治療孩子的學習障礙、自卑等問題。比如:通過想象,“藍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綠茵的草地上”“我舒適地泡在浴缸里,聽著優美的音樂”等,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放松、休息,恢復精力。
分解法:了解自己在煩惱什么,問題就變得簡單了。把生活中的壓力與孤獨羅列出來,一、二、三、四……一旦寫出來以后,就會驚人地發現,只要你“個個擊破”,這些所謂的壓力與孤獨,便可以逐漸化解。
想哭就哭:哭是最好的良藥,能減輕很大壓力。心理學家曾給一些成年人測驗血壓,然后按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編成兩組,分別詢問他們是否哭泣過,結果87%血壓正常的人都說他們偶爾有過哭泣,而那些高血壓患者卻大多數說從不哭泣。由此看來,讓人把情感抒發出來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青春期心理是最難解決心理問題的時候,青少年心理發展不成熟,強制性的措施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只有讓他們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內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孤獨感。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