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對老師有抵觸情緒怎么辦
孩子的年齡越大,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越來越強烈。有的父母和老師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好問行為表現得十分不耐煩,簡單粗暴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對父母的反抗經過多次嘗試發現作用甚微,何況自己又要依賴父母生活,不能對專制的父母進行反抗,于是不滿情緒就轉移到老師身上,一股腦發泄給老師。
孩子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的原因主要有:
1.孩子的逆反心理嚴重,通過發泄對老師的不滿來反抗家庭
孩子的年齡越大,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越來越強烈。有的父母和老師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好問行為表現得十分不耐煩,簡單粗暴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孩子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對父母的反抗經過多次嘗試發現作用甚微,何況自己又要依賴父母生活,不能對專制的父母進行反抗,于是不滿情緒就轉移到老師身上,一股腦發泄給老師。
2.老師忽視或冷淡孩子,孩子通過抵觸來引起老師注意
孩子在學校里,除了學業的優秀能給他帶來成就感外,老師的關注與重視是他最大的心理滿足。有的孩子經常碰到上課時老師不給他提問,自己鼓足勇氣與老師講話時老師也是一副漠不關心的表情。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為了引起更多的注意,就通過抵觸老師的方式來實現被注意的愿望。
3.老師的教育教學方式不當
有許多人認為,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教育改革是步履最慢的,無論是教學的內容還是教育的方式都已不能適應社會的要求和孩子的需要,這種說法雖然有些偏激,但不無道理。有的老師習慣為學生貼標簽,對學生產生刻板印象,好學生一好百好,壞學生本性難移;有的老師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和需求,對孩子提出了不恰當的過高或過低的要求;有的老師教育方式簡單粗暴,不會尊重孩子,甚至打罵孩子;如此等等,都會使孩子產生抵觸情緒。
再定義:其實,在抵觸情緒的背后也隱藏了許多積極的因素。孩子的抵觸情緒表明了這些孩子具有強烈的自主意識,獨立性強,不事事言聽計從,依賴別人,這樣的孩子以“抵觸”的方式維持心理平衡,敢于發泄心中的不滿,如果加以正確引導,抵觸情緒還可以發揮積極作用呢!從另一方面來講,孩子的抵觸情緒也折射出我們教師教育方式的不夠合理的一面,它也會提醒教師和學校改善教育方式,更有利于教育的發展和孩子的成長。那么,怎樣才能消除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呢?我們給家長的建議是——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