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該如何對待孩子的心理偏差?
媽媽帶小嘉到幼兒園報到,老師在園門口向他打招呼問好,小嘉不僅不回答,反而報以敵視的眼神,隨后扭頭就跑。好不容易被媽媽追回來,他卻像瘋了似的亂踢亂咬,賴在地上大哭大鬧。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老師發現他非常孤僻、離群,既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也不肯回答問題,下課也不和小朋友玩,卻常有攻擊他人的行為。有一次玩積木游戲時,他莫名其妙地打了一個小朋友,受到老師批評后,他一下子鉆到桌子底下,大叫著用積木敲自己的頭。這以后,老師發現只要他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有這樣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常常鬧得幼兒園無法正常作息。
分析:上述案例中的小嘉是一個有明顯心理偏差的孩子。幼兒心理偏差,指的是幼兒的心理、行為偏離正常的傾向,比如愛發脾氣、行為古怪、注意力不集中等。幼兒的心理偏差雖然不像成人的心理問題那樣表現出明顯和穩定的特征,但如果不及時糾正,就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導致心理疾病。
孩子產生心理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來自于家庭。父母的性格素質、親子關系以及教養態度等,都會對孩子心理發育產生影響。如:父母感情不和離,對孩子失去應有的愛撫,容易使孩子情緒抑郁、性格古怪、心理反常。反過來,過分的溺愛也會使孩子養成驕橫、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外,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樣做也很容易使孩子情緒壓抑,影響身心發展。
生活中,絕大多數孩子的心理偏差都是輕度的,只要家長改變原來的教育方式,用科學正確的方法教養孩子,一般都可以很快矯正過來。
首先,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一個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圍,對于孩子的成長絕對是有好處的。一方面,父母之間保持關系和睦,在孩子面前不爭吵、不相互攻擊,共同擔起教養孩子的責任;另一方面,把孩子當作平等的朋友,與孩子平等地對話,以尊重、理解的方式對待孩子,多一點寬容與鼓勵,少一點指責與辱罵,建立相互信任、相互關心的關系。另外,贊美是消除自卑感的良藥。對待自信心不強的孩子,可以在一起做家務和游戲等的過程中鼓勵、贊美他,激發他的自我表現欲望,培養他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其次,找準原因,對癥下藥。
孩子出現心理偏差,除了先天性的遺傳因素外,主要是后天教養因素所致。如家庭教育不當,父母長輩教育方法與舉措不一致,使孩子無所適從;平時不訓練孩子與人相處,孩子就會顯得過分害羞、怕見生人,在陌生環境中難以適應;等等。家長在平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特別要注意孩子日常生活的舉止,從小事抓起,從中發現問題并及時采取措施。
再次,多學習和掌握科學育兒知識。
父母要多了解孩子不同時期發育的特征,結合自己孩子的特點調整教育方式。同時多了解一些幼兒心理方面的知識,了解孩子心理發展的特點,以便寶寶遇到問題時能及時尋找合適的方法加以解決。
另外,作為父母,每天應抽出些時間與寶寶交流。
不要只局限在學習上,可以就某事聽聽寶寶的看法,也可以通過探聽孩子與小朋友間的關系來了解孩子的想法,以此來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此外,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參加豐富多彩的集體活動,以此來克服寶寶膽怯、粗暴、不合群、自私等不良心理和行為,促進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
相關文章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