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好教導 會讓孩子活的更精彩
我們知道從出生起,每個孩子都會顯示出了性格上的差異,有的孩子愛哭,哭聲高亢;有的孩子哭幾聲就止;有的孩子哭起來,嚶嚶泣泣,讓人生憐……人的確存在著先天的秉性。但是,后天父母的教育和引導也很重要。
但要知道,在性格的形成中,后天因素也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3歲前,是培養寶寶形成良好性格的關鍵時期。此期基礎打得好,孩子長大后就會成為一個豁達、開朗、樂觀、隨和的人,這對他今后的學習、生活、工作都會有極大的幫助。
“做一個好脾氣的小寶寶。”平時要常對孩子說這句話,當孩子使性子時,當孩子哭泣時,當孩子做什么事沒成功而發急時,你一定要提醒他,好脾氣的小寶寶應該怎樣做。
其實,大人在做事不成功時也會發急的,但是,急對解決問題并無任何幫助。正確的方法是動腦筋,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對孩子,我們可以提示他正確的方法,并且可以示范或暗助,讓孩子知道,急躁是沒用的,想辦法才能做成功。
孩子也會有不順心的時候,如果孩子哭鬧,我們應該找找孩子哭的原因,因為孩子是不會無緣無故地鬧的。找到原因后,對孩子提出的合理的要求要給予滿足,對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要跟他講明為什么不行。父母在講清不行后,就一定要態度堅決,使孩子知道,鬧是沒用的。
當然,態度堅決不是說態度生硬。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態度是隨自己的情緒而時常變化的,今天心情好,孩子的任何要求都答應;明天心情不好,孩子并沒有怎么著,就對孩子一通呵斥。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孩子性格乖戾。
寶寶在兩歲之后,自我意識會有很大的發展,他有了自己的看法,有了自己的主張。如果父母對孩子的主張強行壓制,孩子就可能要“堅持己見”,父母往往會認為孩子變犟了,不聽話了。
其實孩子犟不犟,與父母的態度關系很大,父母如果總是要擺出絕對權威,不尊重孩子,不給孩子“自主權”,孩子就會心生不服。因此,要學會尊重孩子,聽聽孩子的想法,加以肯定或誘導,這對孩子性格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另外,應該注意,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往往與父母對他的評價有關,有些父母在孩子鬧了一兩次后,就對人說,這孩子,特別犟!他呀,怪脾氣,跟他爸(媽)似的。
孩子就會想,我是一個犟孩子,我爸爸(媽媽)就是這樣,我當然也是這樣。將自己劃入犟的行列之中。如果我們說,這孩子性格好,從來不胡鬧,孩子也會自己約束自己“不胡鬧”的。角色定位作用,對孩子的影響作用很大,所以,對孩子要多說贊揚的話,每個孩子都特別看重父母的肯定。
好脾氣的小寶寶應該是不固執的,但也不是沒主見的。讓寶寶“發表意見”,認真聽寶寶的想法并加以實施,孩子就會有主見。
好脾氣,應表現在能與人友好相處上。在孩子與小朋友交往中,如果發生爭執,父母要注意不能過分偏袒自己的孩子,應該幫助他學會協調、學會謙讓,也學會正確地維護自己的利益。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孩子在哭,另一個女孩在哄他,旁邊站了幾個小朋友。我過去問了一下,得知那孩子之所以哭,是因為別的孩子不同她玩了。而那個哄她的孩子平時跟她最好,所以看到她哭就哄她。
這說明,孩子們已經自己解決了問題。但正在這時候,那位哭的女孩的母親來了,質問道:“誰弄哭靜靜了?”有孩子說:“王珊不跟她玩了,她就哭了。”那位母親轉而對著哄她孩子的小姑娘斥道:“你為什么不同她玩?我們還不同你玩吶!”說著拉著孩子就走了。她身后留下幾個撇嘴的孩子。
我知道,在短期內,她的孩子不大可能加入小朋友的游戲中,也不大可能獲得孩子們的友誼了。所以說,讓孩子成為一個好脾氣的小寶寶,父母首先要大度、開朗、溫和,為孩子做一個好榜樣。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