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就是在陪伴孩子嗎?
很多家長都來咨詢,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要每天都親自陪著孩子寫作業,因為的確是很多孩子會因為沒有家長的陪伴而發生作業丟三落四,錯漏百出,甚至干脆不做的問題,但是如果自己陪著孩子寫作業,又怕孩子缺乏獨立性,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Q:怎么樣的情況下或什么樣的孩子父母可以陪同寫作業呢?
A:一般來說,當孩子還比較小的時候,比如剛進入小學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理解能力也比較差,還不懂得“作業”是怎么回事,回到家也經常是把作業丟到了腦后。對于這類剛入學的孩子,家長的陪伴是很有必要的,不只是寫作業,還可以陪孩子一起讀書、寫字,感受學習的快樂,同時指導孩子的寫字姿勢,如何收拾書包,準備學習用品等等。在父母的陪同下,可以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動腦、動手的能力,同時在父母的指導下,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一過程同時也增進了親子互動,促進了親子溝通。
Q:陪孩子做作業要一直陪下去還是陪到一定年齡即可呢?
A: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自覺能力的提高,父母就可以逐漸地從陪孩子寫作業中抽身而出了。一般來說,到了小學高年級以后,孩子就具有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了,這時,父母也不必陪同孩子寫作業,只需要針對孩子不懂的問題做些輔導,同時檢查孩子完成作業的情況即可。孩子的學習主要依靠的還是自覺性,特別是等到孩子上初中、高中以后,主要依靠自己的自覺、自律來學習,父母僅僅起到一個督促幫助的作用。在孩子還小,還不會學習的時候,家長可以當孩子暫時的“拐棍”,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寫作業,但是家長當“拐棍”的目的是幫助孩子盡快“丟掉拐棍”,學會獨立學習,而不是要永遠當孩子的“拐棍”。
Q:家長陪孩子寫作業應該怎么樣陪呢?
A:陪孩子寫作業已經成為許多家長每天的必修課了,但是家長們陪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是在孩子寫作業時搬個椅子在旁邊盯著寫,還隨時糾正孩子的錯誤,比如哪個字寫得不好,哪里算錯了,這種陪同很像一個“監工”;有的家長是不時地過來,先了解一下作業有哪些,再時不時地過來看看寫的情況如何?最后再仔細地檢查作業,查出的錯題要求孩子改正,最后學習成了家長的事,孩子開始學會了依賴。所以,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方式非常重要。
輕松快樂的學習才是學習的最佳狀態,所以家長應該盡可能地在陪的過程中引導孩子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陪孩子寫作業要做到:第一,陪孩子進入學習狀態。孩子都是喜歡自由的,他們需要一個過程才能進入學習狀態,所以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不能要求孩子馬上安靜下來全神貫注地寫作業,要根據孩子的興趣,調動孩子的學習動機,慢慢地引導孩子進入學習狀態。第二,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自覺性。孩子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做,許多家長也是因為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任務而陪。“為了作業而作業”會讓學生心煩,家長心累!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過程中,一定要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感覺到學習的興趣,挖掘學習的興奮點和快樂因素,可以夸孩子又學會了哪些字,懂得了哪些知識,讓孩子覺得自己特別棒。第三,發現問題,及時輔導改正。家長陪孩子寫作業,要注意觀察和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和毛病,并找到好的方法及時給以輔導并解決,這種解決并不是家長代勞,而是令孩子自行改正。孩子作業寫錯了,家長不要指責,也不要急于告訴答案,而應心平氣和地指出來,給孩子思考的空間,等到孩子實在想不出來時,再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要培養孩子自己檢查作業的好習慣,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內容出題目讓自己做,做完之后讓孩子當老師來檢查錯誤,還可以提供一支紅筆給孩子,讓孩子模仿老師。這樣不僅引起孩子的興趣,而且在批改的過程中,孩子自然就會培養仔細檢查作業的能力和習慣。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