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博學的父母更會忽視孩子的心理問題
有這么一個特別讓人不可思議的現象,父母越是知識豐富、學識淵博,就越可能忽視孩子們的心理健康,他們只會看重孩子學習成績。請看以下專家分析:
現象:初二“學霸”害怕劃火柴
誤區:家長關注成績,忽視動手
現象:大東區一所中學教授心理健康課的張老師說,孩子到了初中,不愿與父母溝通,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另外,現在很多孩子表現出“動手能力差”。在一次化學公開課上,一個學習很好的初二男孩,在做實驗的時候把實驗原理步驟講解得清清楚楚,但在實驗中需要用火柴把酒精燈點燃時,男孩卻說不會劃火柴,而且表現出很強烈的恐懼。
分析:現在很多家長對學習的關注多過對孩子自理、生存能力的培養,導致孩子對于生活的很多問題,比如火、電、水,甚至過馬路、坐公交都產生懼怕。
建議:家長應讓孩子適當地做些家務活,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現象:高知家長易忽略心理問題
誤區:不愿相信導致拖延
現象:和平區一所小學的曲老師已從事多年學生心理輔導工作,她說:“造成孩子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來自家庭、學校和孩子自身,而家庭原因占80%。”
分析:總體來看,越是家長學歷高、社會地位較高、有點背景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問題越容易被忽視。當孩子心理出現一些小問題時,這樣的高知家長不愿相信,因而拖延進行早期心理干預。
建議:心理健康不似身體健康那么明顯,家長更要細心,一旦發現問題,不能逃避。
現象:沒有禮物就什么都不做
誤區:看重物質獎勵,不設底線
現象:皇姑區一所小學心理教師小王表示,一些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常常說“等你考了第一就帶你去游樂園”或者“你要是完成了作業就給你買禮物”等等。
分析:鼓勵是對的,但要有個度,一旦沒有了獎勵,孩子就任何事情都不去做。
家長從沒告訴孩子底線是什么,也沒給孩子提供合理的選擇。一旦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以后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建議:家長鼓勵子女應該從心態著手,而非用物質利誘。
小編結語:孩子是父母的延續,雖然家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可是也不能僅僅看到孩子的成績,不去關系孩子心理的想法啊,只有身心都健康了,才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