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妙招幫助孩子克服羞怯心理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羞怯的經歷,這很正常。但如果一個人到了成年以后,還仍舊擺脫不了羞怯心理,以至于形成“對人恐懼癥”,那就應該加以重視了。其實有時候,一個人的羞怯只是不自信的表現。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很多,具體地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家庭原因。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環境。
如果家庭環境不好,定會給孩子造成很多心理障礙。據調查,有羞怯行為的孩子,其父母本身就存在羞怯情緒,在別人面前說話辦事畏畏縮縮。另外,對孩子經常打罵、責備,或夫妻離異,對孩子的打擊是非常大的,使孩子缺乏依靠,缺乏交流和親情的撫愛。孩子從小就覺得比別人差,有低人一等的感覺,形成羞怯自卑的癥結。
二、是學校環境的影響。
孩子的成長,學校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學習成績好的孩子,經常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表揚,人緣也好,孩子在學校表現出很自信。而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往往會受到老師和同學的批評、責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二種害怕、羞怯的情緒,總覺得比別人差,不敢與他人交往,用一種退縮的方式來保護自己受傷的心靈。
三、是重大的生活事件。
孩子若體弱多病或受過一次重大的心理刺激,如受人欺負,被人打罵,被人恥笑,造成自尊心受損,都可能使其變得易于羞怯。
如何使孩子克服羞怯心理呢?
首先,要多給孩子以撫慰。
離開母體,孩子就以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隨之就慢慢形成自我的意識。孩子處在嬰兒期間,同樣不能忽視其心理的發育。不要過多的或過長地與孩子分離,要盡量用母乳喂養,讓小孩在母親的懷抱中有一種溫暖、安全的感覺。無論這時孩子是否能聽懂你的語言,也要多與孩子進行語言、目光。情感的交流。當孩子慢慢長大以后,你要多擁抱他(她)。有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成人每天要有四個深情的擁抱,孩子每天要有20個擁抱才能達到心理平衡。”
其次,要多給孩子以鼓勵。
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表揚。膽怯的孩子更需要,他們本身就自責,缺乏勇氣,在做某件事之前,預見的是自己不行。如果這時給他一些鼓勵,增加他的勇氣,他會把事情辦得很好。一本文摘上有這么一段:有一個8歲的孩子自述羞怯時的感覺“哪感覺自始至終如咒語一般鎮住了我”她的母親于是鼓勵她要有勇氣告訴她:不管什么事,你都能把它干好!當母親這樣鼓勵她時,她說“就像王子來到我身邊解除了咒語”。
第三,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
平等、理解、溫馨的家庭環境能給孩子勇氣和自信。克服孩子的羞怯,要有這樣的環境。在孩子面前不要濫用家長權威,尤其是對易羞怯的孩子。家里的事尤其與孩子有關的事,要多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見。例如,帶孩子去公園,要征求孩子去哪個公園,準備帶些什么,使他覺得自己是這次小小旅游的組織者和主人。這樣他就會以主人的姿態出現,樹立他的自信心。在家庭中,家長對孩子也要多用些民主型的語言,如:“你認為怎樣”“這樣行嗎?”如果孩子為你做了些什么,你要表示“謝謝!”讓孩子覺得在家庭中他是平等的,這有利于克服孩子的自卑情緒。
第四,要鼓勵孩子交朋友。
結交朋友是孩子社會化的一種表現。羞怯的孩子,擔心別人瞧不起自己而不去交友。這時家長就應該鼓勵他,首先讓親朋好友或比較熟悉的孩子與他一起玩,克服他交往的恐懼心理,然后再鼓勵他在同學中交朋友。當孩子帶朋友到家中時,家長要表現出熱情,別不當回事,以增加他的勇氣。最后,要支持孩子參加有益的活動。當孩子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活動時,就很容易擺脫羞怯。所以平時多讓孩子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多鼓勵孩子在公共場合發言,千萬別讓孩子生活在集體活動的圈子之外。
了解了幫助孩子克服羞怯心理的以上4大妙招,是不是讓你獲益匪淺了呢。孩子在幼年時受過重大的心理刺激,如被人恥笑、辱罵、欺負等,造成自尊心受損,都可能使其變得羞怯。平等、理解、溫馨的家庭環境能給人以勇氣和自信,這樣才能培養一個正常成長的孩子,落落大方,含蓄而不拘謹。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