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再威脅自己的孩子了
“你如果再不吃,我就給別的小孩吃了哦!”“你如果再不來,爸爸媽媽就走了哦!”類似這樣的口頭禪我們都曾經歷過或者聽過?墒悄阒,這樣頻繁的威脅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
1不強迫,講原因,學感恩
“你如果再不吃,我就給別的小孩吃了哦!”“你如果再不來,爸爸媽媽就走了哦!”……我常常聽見別人這樣跟小孩說,然后那個小孩就會表現出很急,甚至是哭鬧的狀況,甚至去搶奪家長希望他吃下的食物……我在旁邊看著,總是奇怪,為什么會有人喜歡自己的小孩在外面表現得如此不得體和不大方?為什么不讓自己的小孩有理性自主的思考權力?
如果這個東西很好吃,我想不用你多說,他自然會一口接一口,如果他肚子餓,他一定會乖乖坐在位子上吃完吃后再到處跑。
小孩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腦中自有優先級,我們實在不應該干涉太多。
我的小孩從小食欲就不好,就算零食也吸引不了他,常常吃一兩口就不吃了,這時我更愿意講:你如果不吃了,那媽媽就要吃掉了,因為很浪費,我們不想浪費食物。
因為很浪費“才是要干涉的重點,我們中的很多人卻常常忘記講。慶幸,我的孩子從來不會因為別人要吃掉眼前的食物,或者別人不等他了而吵鬧,他對于這些事情很是從容,這種態度讓我很舒服。
現在他更大了,當他不吃的時候,我會要求他說:”媽媽,我吃飽了,謝謝你。“我要讓他學習了解到,我為他準備食物不是理所當然的,不是他不吃拍拍屁股就走了,是要感恩的。而且要他把這句話說成習慣,就像讀經一樣,長久下來就會烙印在心中,這種感恩的念頭才會銘記在心。
2你曾無意教孩子獨占和搶奪嗎?
我曾經在某知名商場,遇見一個真實的案例。
那個商場里有可愛的汽車小推車,孩子坐在里邊,讓媽媽們推著走,媽媽可以任意租借,但有時候人太多會租不到。一次孩子走著有點累了,正巧旁邊就停了一臺汽車小推車,里面沒有人坐,孩子就走過去想開門,但他還沒到呢,就聽到另一個阿姨大叫:”某某某,你如果再不坐到推車里,別人就要來坐啦!“接著她那小孩就火急火燎地跑過來占住這推車……
那個小孩估計是長期受了這種訓練,馬上就飛奔回來坐進車子里,像看到強盜一樣,看著我們一家人。我能理解那個媽媽并無針對之意,她也只是被她到處亂跑的小孩弄得很煩,大包小包還要顧著推車,終于找到一個辦法能叫的動小孩回來,而且她甚至不用扮黑臉。
但當場我還是被嚇到了,竟有人會這樣處理事情。我想那個媽媽完全沒有意識到她自己教育了小孩什么事情——獨占和搶奪。
3故意激發孩子忌妒心是一種惡
家中的長輩有時想要抱抱孫子,偏偏孫子彼時不想被抱,這時有些長輩就會作勢要去抱別人家的小孩,或是故意去抱別的小孩來激發他的忌妒心,一旦孫子為此哭鬧,長輩就會極其開心覺得自己受到重視。
這種故事我每天看,難免唏噓,畢竟這跟搶奪食物或是一輛車大不相同了,這引發的可是人性的黑暗面啊。忌妒心可以造成很多可怕的事件,看看每天社會版的新聞,有多少謀殺案都是因為忌妒心而起?不要說你不能理解,或覺得那些殺人者一定都是頭腦有問題,說不定有問題的是他的家庭教育。
讓孩子了解不抱他不等于不愛他,看似小事但非常重要。我的孩子也經常拒絕他人的擁抱,但他不會有壓力,因為他知道,雖然不給抱,但他主動去問爺爺奶奶一些生活上的事情,爺爺奶奶也一樣開心。重點是孩子自己理性的想法,他有自信判斷以后就不會動搖,不會因為這些情緒上的威脅就輕易的妥協。
而媽媽的角色也很重要,我從來不會逼他一定要給誰抱,他的身體是他的,他可以做主,做合理的宣示。有的人會覺得我想得太多,什么事情都想得后果非常嚴重;但是,我覺得沒有什么比人格塑造更重要的,事實上我也認為沒有照顧好,真的,本來不重視的小缺點確實有可能會累積成為人格上的大缺陷。
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中,父母教育子女,應該不強迫,要講原因,并學會感恩;不要有意無意讓孩子養成獨占和搶奪的習慣,要懂得分享。故意激發孩子忌妒心是一種惡?傊,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至誠至真至善。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