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安全感來自母親 價值感來自父親
很多家有男孩的母親總是抱怨:自己孩子和丈夫的關系總是搞不明白!他們之間打打鬧鬧互抓癢癢,跟我和兒子打鬧的性質完全不同。我覺得兒子和丈夫之間有一種特殊的語言,就好像心有靈犀一般,總讓我有點小情緒。
一、母愛給男孩滿足感,父愛給男孩方向感
父親和兒子之間確實有一種屬于父與子之間的語言。他們在一起可以不分長幼地打鬧、可以不斷觸碰對方的身體……行為學家表示,父與子在打鬧中所進行的身體之間的接觸是父子之間所進行的一種深層次的溝通。正是由于這種深層次溝通的存在,男孩知道,他將要成長為像父親那樣的男人。在父親身上,他們能看到自己的未來,他們會自覺地以父親為榜樣。
每個男孩的成長都需要家長的愛,但父愛與母愛完全不同。母愛細膩、溫柔,在母愛中,男孩能得到滿足感;而父愛博大、粗獷,在父愛中,男孩能找到方向感。
如果一個小男孩長時間接觸不到父親,或者感受不到父愛,他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進而會迷失方向。例如,長期接觸不到父親的男孩會產生女性化傾向。另外,在長期感受不到父愛的情況下,很多小男孩為了使自己有機會與父親進行深層次的溝通,常常會用一些壞行為,如撒謊、偷盜、打架等,來吸引父親的眼球。當然,還有很多小男孩不惜傷害自己,以贏得父親的關注。
男孩是需要父親的,他們需要從父親身上看到自己的定位,他們需要模仿父親的行為來使自己成長為男子漢。所以,為了男孩的健康成長,父親千萬不要以“工作忙”為理由而忽視了兒子。父親的行為、語言以及思想每時每刻都在影響著男孩,但并不是所有的父親都能成功地承擔“兒子榜樣”這一角色。很多父親就常常在無意識中把錯誤的思想和行為傳達給了兒子。
一位幼兒園老師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當我把孩子們的餐具都洗好時,一個小男孩正好在我身邊。我請他幫我整理餐具,沒想到卻遭到了這個小家伙的嚴詞拒絕。他一本正經地對我說:“不,我不能幫你做這些事情,因為這些事情是女人做的,我爸爸從來都不做這些事情。”看,這就是父親的作用。一個剛剛有了性別意識的小男孩,就已經在主動模仿父親的行為,他不自覺地把父親當成了自己的榜樣。
生活中,如果父親很少幫妻子做家務,那么當母親要求男孩幫自己做一些家務時,男孩就會理所應當地拒絕。因為在他們的頭腦中已經產生了這樣的思想:做家務都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權不去幫忙。
二、不同年齡段男孩的父親應樹立不同的榜樣形象
作為男孩的父親,如果你對做男孩的榜樣還沒有足夠的信心,不妨借鑒以下幾種觀點和方法:
面對幼兒期的男孩,幫他們完成對母親的依戀
曾有心理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母親的愛讓我們迷戀,但母親過度的愛卻會使一個男孩長不大,使他永遠停留在小男孩的狀態。的確,有很多這樣的小男孩,他們不喜歡與別人接觸,整天寸步不離母親,甚至到了上學的年齡,還整天跟在媽媽后面,不肯去幼兒園或學校。心理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這樣的男孩長大后很難融入集體。而且,不管是與人相處還是做其他事情,常常會被強大的自卑心理包圍。事實上,這些男孩長大之后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現象,往往是由于沒有很好地完成幼兒期的心理發展任務造成的。幼兒期,男孩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務很多,最主要的一點是完成對母親的親密分離。即讓他們從對媽媽一個人的依戀中走出來,開始接納爸爸和其他人。這一時期,爸爸的任務是巨大的,需要爸爸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男孩,鼓勵他與自己溝通。
對于幼兒期的孩子來講,父親的關愛意味著一種特殊的意義。一位成年男性曾講述了這樣一件事情:我的父親將近70歲了,一次,我們一起翻那些老照片。忽然,翻到了我3歲時的那張照片,父親抱著我把我舉過了頭頂,我臉上的笑容很燦爛,也很自豪。我把這張照片放入我的錢夾內。之后,父親第一次跟我談起了他與他的父親之間的關系:“我的父親從來沒有抱過我,我甚至都沒有在他的腿上坐過……”說到這里,父親已經是淚流滿面了。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即使現在父親即將70歲了,但他仍對小時候父親沒有抱過他而感到遺憾。
那么,父親應該如何向兒子表達關愛之情呢?還是讓我們來聽聽這些小男孩自己的心聲吧:“我喜歡爸爸帶我出門,這樣我會因為爸爸在身邊而感到很自豪!”“我喜歡坐在爸爸的腿上,讓他不停地顫我,有他那大大的手掌扶著我,我一點也不害怕。”“我喜歡爸爸把我舉過頭頂,這樣我能感覺到爸爸的力量,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力大無比的神仙。”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要想讓兒子成功地擺脫對母親的依戀也不難,當然,這主要需要爸爸的配合。其實,爸爸需要做的也很簡單:在顯示自己男性力量的同時,對兒子多些關注和細心的愛護就可以了。
此外,面對兒童期的男孩,家長要明確規則,培養他們的自控能力,要讓他們感覺到道德約束的力量。一旦男孩進入青春期,父親和母親在對待男孩的教育問題必須達成一致,要站在統一戰線。既要約束,也要適當的引導。而且這一階段,男孩會變“壞”,很大一部分原因取決于父親。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