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了?如何讓孩子形成“良性憤怒”?
相信沒有人會喜歡憤怒的情緒,不管是自己憤怒還是看別人憤怒,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而身為家長,當自己的小孩發脾氣時,家長往往嚴厲扼制,或者勸導孩子“沒什么好哭的”之類的話,孰不知,這時候孩子心中已經開始種下了不良的宣泄憤怒的種子。
這些要求孩子“別哭”的家長是在傳授他們父母的教育方式,而他們父母又可能是受到自己父母同樣的教育,這種教育方式還可往上追溯。事實上,讓你的孩子“別哭”本身是對孩子的一種冷暴力,孩子可能以后仍然需要人幫助解決抑郁、成癮以及其他心理問題。但是,當我們讓孩子和我們自己都學會良性的發怒方式,就能阻斷這種惡性循環。
要了解強行壓制情緒為什么不健康,你可以把情緒想象成是身體上的傷口。當你切到自己的手指,你的身體會立即反應,收縮血管,釋放白細胞。為了讓受傷的手指復原,你得讓身體的自然機制進行工作。與身體一樣,心理也知道如何治愈情緒創傷。要讓心靈痊愈,你也需要讓自己經歷一段修復過程。如果你不經歷這一過程,當生活中又發生了類似的事情,這些舊情緒又會重新出現,帶來痛苦。如果你不學會怎么檢查自己的情緒,讀取其中的信息然后再發泄掉,這些情緒就會像永不閉合的傷口一樣永遠存在。
當我們發覺自己的憤怒太強烈,無法自我修復并發泄出來時,那時我們也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模板。如果一個孩子從來沒見過他(她)的父母表達憤怒,那父母實際上就在教育孩子也決不能表達憤怒。或者,如果有家長總是以大聲、有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又或是父母之間存在暴力行為,那么他們的孩子往往會覺得發怒十分可怕。
要讓孩子形成良性的憤怒情緒,你自己應該率先實踐。在生氣時嘗試正念法讓自己覺得更舒服。對憤怒的抗拒往往只會加劇我們的怒氣。一旦你能更好地體驗憤怒并且以健康的方式發泄出來——沒有消極抵抗或者大發雷霆——那么你就為你的孩子樹立了一個良好的解決憤怒的榜樣。
有些孩子處理憤怒情緒時會創造一個“虛假自我”: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如果長大后,你還用這種方式應對憤怒的話,結果將會是毀滅性的。因為在虛假自我中,你會把自己真正的情緒剝離開來。當你永遠無法坦率地表達憤怒情緒時,隱藏在心中的“真你”就不得不處理那些被壓抑的情緒。那些建立了虛假自我的人往往表現出消極抵抗的狀態,并且顯得比較膚淺,因為他們將所有能拓寬深度和塑造品格的情緒都隱藏起來了。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