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解你為什么敗家
在這個淘寶盛行的時代,有很多的人都非常喜歡在淘寶上買買買,花光了身上的錢總是會讓你感覺到非常的敗家的,但是你知道自己為什么這樣的敗家。
中國有句古話,“富不過三代!”在經濟高速發達的今天,我們還沒有富三代出現,卻看到了很多“富二代”的揮霍行為。為何有此敗家行為呢?
我們大部分不是富二代,更加不是富一代,不清楚有錢人是如何思考和行為的,但是我們假設下以下這樣的場景,或許能夠給予我們啟發。
假設,你是一個均等收入的白領,每月的收入在5000RMB,為了維持日常開銷,平均每日花費約等于167RMB,因此,每日出門只能攜帶100RMB。為什么不把多余的67RMB都帶上呢?以便應付突來的消費需要,比如水電煤、購物、交際和其他,這樣的消費安排是比較妥當的。
問題來了,如果我把每天出門攜帶的RMB金額做一個變動,會發生什么呢?
1、每次出門僅攜帶來回路費和午餐的費用,比如說30RMB,一個月必要開銷控制在1000RMB以內。結余4000RMB用于其他消費,甚至有結存,將其他生存以外的所有消費沖動全部控制住,生活很拮據,但是我們活了下來,并且還有結存,這是一個選擇,稱為節約傾向。
2、每次出門攜帶兩周的金額在身邊,可以隨時支付突如其來的消費要求,攜帶1500RMB。會發生什么呢?今天累了,會改變原先的出行路線,因為身邊支配的金錢充裕了,出行費用會增加;今天不知道吃什么,改個口味吃吃看,餐費又會上升(下調的概率很小);在路途上,隨時面對不同的誘惑,比如零食、促銷、電話邀約娛樂等,額外費用又會增加,這又是一個選擇,稱為模糊傾向。
3、每次出門帶上一個月的所有收入5000RMB。這個時候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發生。節約傾向的人,會比原先更加節約,他們隨時在提醒自己,錢會不夠的,開頭要用的更加省點,到了月尾發現有所結余才會稍稍犒勞下自己;模糊傾向的人,會比原先更加模糊,他會自認為當下的自己很富有,各種計劃外的消費會更多,導致更快的花光手里的錢。
以上三種情況,其實考驗的是人們對于自己行為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自控力。自控力好的人,會通過方式方法來約束自己,如節約傾向一般,等到他們的自控力更加完美的時候,哪怕帶著5000RMB,也會更加有計劃;自控力很差的人,就是模糊傾向的人們,他們總以為自己手上有很多錢,不會花完的,做事沒有計劃性,有多少用多少,因為對于結余的金額沒有太多概念,自控力很差的結果,就是提早花完收入,抑制自己的欲望再下一次收入到手的時候,再次爆發欲望,好像度過了一個難關,對于控制消費的行為更加變得模糊。
最后演變成的就是一種敗家心理。敗家心理,不知道自己的底線和能力,因為背景和家底夠深厚,在其挑戰的時候,總能度過一次次的難關,而在最后總會超越底線,入不敷出。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買的東西都是我們不需要的,我們有沒有必要去買這些東西,很多時候這些敗家情況都是因為自己的心理所影響的呢。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