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跟孩子說"不" 這樣說更有效
作為家長,你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嗎?如果孩子總是胡鬧不聽話,我們又該如何及時制止呢?你懂得正確跟孩子說“不”嗎?在此,小編精心整理了心理學家十大好用的方法,遇到該說“不”的情況,就應該及時說出口,一起過來看看吧。
告訴孩子“不”是最簡單的管教方法,但也可能是最沒用的。心理學家們總結出了十個好用的“錦囊妙計”,遇到該說“不”的情況,選一個頂上試試,沒準就有奇效。
一、說不的時候提供選擇,而不是開空頭支票
示范臺詞:“冰淇淋吃多了不好,要不,喝點酸奶?”
心理學家戴維•沃什博士是《不:為什么所有孩子該聽到,父母又該怎么說》一書的作者,他建議父母禁止孩子吃某種垃圾食品時,比如冰淇淋、糖果,給出至少一種健康的替代品,比如酸奶、水果。
別承諾“明天可以如何如何”,年齡越小的孩子對時間越缺乏概念,告訴他們未來的某時某刻能如愿以償,也越不管用。大多數孩子的想要,意味著現在就想要,所以,父母應該平靜、堅定、溫和地提供健康的零食替代品。
二、告訴孩子該做什么,而不是別做什么
示范臺詞:“餅是吃的,不是玩的。”
孩子玩吃的,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不餓,于是食物就變成了一個玩具。
執業婚姻家庭治療師琳達•索今建議,與其在發現孩子扔了一地面條后大喊大叫,不如暫時拿開碗,跟孩子解釋為什么食物不能亂扔。而且,當孩子深夜不睡覺,在床上一直蹦來蹦去的時候,你也可以這樣做,告訴TA,“床是用來睡覺和休息的,不是用來跳的。”
如果孩子按正確的“使用方式”做了一件事,請記得鼓勵TA的好行為。
三、參與、示范比吼叫管用,尤其針對孩子的破壞性行為
示范臺詞:“別推倒積木,我教你怎么玩!”
心理學博士弗蘭•沃費什是《自我覺知的父母:解決沖突并和孩子建立更好的聯接》一書的作者,他認為,如果你的好奇寶寶推倒了TA哥哥姐姐剛搭的樂高積木塔,并不意味著TA一定是在嫉妒,就算TA確實嫉妒大孩子的才華能力,小寶寶也是不自覺的,TA自己并不知道,只是覺得推倒積木很有趣。
沃費什博士表示,大多數孩子不喜歡被指導該怎么做,但如果你能告訴孩子該怎么想、怎么做,這將有助于提高TA的自我意識和對外界的感知及理解能力,從而形成同理心。
所以,問問孩子你能不能加入游戲團隊,然后示范給TA看,怎樣才是跟別人一起玩的正確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告訴孩子怎樣對待生命,當TA用力過猛的時候
示范臺詞:“對待生命,我們要溫柔。”
如果你發現孩子摘花,拽寵物的毛和尾巴,要告訴他們:植物和動物是活的。這將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們意識到這個世界上還有別的生物,他們有生命、有情感。
朱莉亞·羅伯茨等眾多好萊塢一線明星的保姆瑪瓦•蘇格睿慕說,應該讓孩子知道植物和動物也該受到尊重,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五、孩子打人是在發泄情緒,家長不應過度解讀
示范臺詞:“我們動嘴,不動手。”
相對于“別打你妹妹”,這句話顯然會更管用。
琳達•索今認為,以一個孩子的能力,對打人意味著什么認知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家長不應該過度解讀,首先要立即停止攻擊性行為,然后平靜地說出你想要的,比如,“憤怒的時候,我們不打人。”
索今表示,很多時候,孩子打人是為了表達不滿、尋求關注。父母平時應該讓兄弟姐妹多互相擁抱、培養感情。與此同時,在幫孩子平靜下來以后,還要幫孩子確定自己的感受、體驗,并進一步解決情緒背后的問題。
六、告訴孩子你想了解TA,這樣孩子也能學會溝通
示范臺詞:“你這樣邊哭邊說,我聽不清楚。”
心理學博士理查德•布若非爾德是《怎樣快速應對孩子的困擾》一書的作者,他認為,與其說“別哭了”、“不許哭”,還不如告訴孩子TA的意思表達不清楚,并建議TA用平常的語氣講話,而你愿意傾聽。
布若非爾德博士表示,這是一種有效而自然的化解方法,當孩子知道你想聽懂TA的話,想了解TA的情感、請求,并愿意做出回應,就會獲得安撫,也更容易穩定下來,用正常語氣表達意愿。
而且,這種做法帶有隱含的教育意義,孩子將可以做出選擇:是一味哭喊,制造聲音,還是正常表達,實現有效的溝通。
七、有趣的管教最有效,逗孩子一笑,TA會更聽話
示范臺詞:“撓癢癢的手指來啦!”
心理學博士艾琳•摩爾是《注意我!12種讓家長注意你的方法(不包括打你妹妹)》一書的作者,在她看來,對付固執、易怒的寶寶,幽默和娛樂尤其管用。
小孩子很愛笑,做點愚蠢、夸張、有趣的事情,更容易說服他們。當然,你不必是一個偉大的喜劇演員也能做到這一點。
八、交易勝于硬搶,轉移注意力比禁止容易
示范臺詞:“電話給媽媽好嗎?你可以玩這個。”
艾琳•摩爾表示,如果孩子盯上了你的手機,與其硬搶過來,不如給TA一個玩具,把手機換回來。“轉移注意力會比禁止更容易。”
九、告訴孩子什么時候能做,而不是絕對禁止
示范臺詞:“我們在海灘上才穿泳衣,在操場上不行。”
心理學家奧德利•瑞克認為,孩子們做一件事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想做,所以,她建議家長們,告訴孩子什么時間、場合可以做這件事,而不是絕對地不允許,這樣孩子們會更好接受。
比如,“回家以后才能脫鞋”,“需要拿柜子上的盒子時才能踩椅子”,等等。
十、警告危險要嚴肅,語氣、表情都要更夸張
示范臺詞:“千萬別!”“非常危險!”
奧德利•瑞克認為,針對真正緊急、危險的事,父母不該輕飄飄地說“不要”,會降低警告的效果,而應該用嚴厲的口吻、恐懼的聲音、嚇壞了的表情、有幅度的肢體語言傳遞一種緊迫感。比如,孩子把手放在爐子上的時候,即使爐子沒開。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家長一定要注意把握好。該嚴厲嚴厲,該講理講理。不要一味地棍棒教育、恐嚇孩子。孩子需要家長的包容、理解、關愛與呵護,愿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路上都能被溫柔以待。
-
關于高考后的心理問題,家長應該知道又到了令學生緊張令家長更緊張的階段,高考來臨,想必家長比孩子更緊張從而內心無法平靜,那么小編想告訴家長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
-
如何判斷兒童心理不健康現在每個家庭里面都是有一個小孩子的,而且家庭里面的小孩子非常的少,肯定會特別的愛護寶寶,然后有的人也是特別的溺愛寶寶,生
-
應付挫折的心理學辦法有哪些大家需要注意挫折的出現,很多人不能克服挫折,而且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會遇到不同的影響,阻礙自己的一些絆腳石了,所以會出現
-
如何才能有效預防拖延癥有很多的人會出現拖延癥,做事比較邋遢,而且,喜歡扭扭捏捏,所以大家需要注意脫鹽癥的出現,有效進行預防,在日常生活中要制定
-
如何將你的孩子養出心理疾病?無論表面形式是偏執于快樂還是偏執于成就,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的過分投入都是在制造自戀的一代,這對我們的孩子來說是傷害。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