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捏族”“惡搞”能減壓?
最近,一群自稱為“捏捏族”的人在網絡上引起一片熱議。據說,這些人一遇到煩心事,就跑到超市里惡搞,捏捏貨架上的方便面、擠擠真空包裝的餅干和薯片,即便被逮住受懲罰依然樂此不疲……這些人究竟怎么了?記者調查發現,類似行為怪異的另類族群其實還有很多。
另類一族,事不驚人不罷休
“如果心情不好,就去超市捏捏方便面!”日前,一位年輕白領在QQ上的另類簽名,一夜間紅遍了整個網絡世界,與此同時,“捏捏族”這個網絡時代的新名詞也應運而生了。
這位“捏捏族”在自己的網絡日志上說:“每次去超市買東西,都喜歡趁服務員不在的時候捏幾包方便面。那聲音,那手感,讓我得到極大滿足。”除了方便面以外,那些包裝袋里充有氣體的膨化食品也是“捏捏族”的最愛,遇到了就“先用針扎一下,等氣出了再捏下去,雖說麻煩了點兒,但是重在享受那個過程”。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不久前網上還曾熱議過“號哭族”“發泄球族”,這些人和“捏捏族”的不同在于:“號哭族”宣泄壓力和不良情緒的方式是號哭——某女白領幾乎夜夜痛哭,擾得四鄰不安,上門一詢問,卻被告知:我正減壓呢!“發泄球族”一遇到煩心事,就拿起一個圓嘟嘟、軟綿綿的小球往地上狠摔,然后看著它變成一堆爛泥攤在地上,臉上開始洋溢滿足的微笑……
惡搞背后,是心理壓力過大
國家一級心理咨詢師、鄭州福斯特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咨詢師彭熠告訴記者,根據網上披露的相關資料,她發現“捏捏族”以青年白領居多。
這些人大多剛剛進入社會,面臨的職場競爭壓力、人際壓力、經濟壓力等均比較大,一些年輕人有了壓力卻又找不到正當的宣泄渠道,當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需要通過某種方式宣泄出來。
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國家級心理咨詢師楊勇超進一步分析說,“號哭族”“發泄球族”和“捏捏族”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這些受過高等教育并且還從事著體面工作的白領,之所以樂此不疲地干一些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舉動,是因為這樣做可以給他們帶來某種刺激,進而釋放身上的各種壓力。
遺憾的是,這幾種發泄方式,實際上都只是讓他們暫時得到自我滿足和陶醉一下,如果不加注意的話,原本簡單的惡搞行為很可能進一步發展成為一種心理疾病——強迫癥。
科學減壓,“跑跑”、“說說”增愉悅
那么,這些喜歡惡搞、事事標新立異的另類白領,該如何正確宣泄壓力才能避免日后患上強迫癥呢?彭熠給大家支了幾招:
以暴減壓法:該法和“發泄球族”的做法類似,也就是隨身攜帶一個網球、小橡皮球或是別的什么,遇到壓力過大需要宣泄的時候,就偷偷地擠一擠、捏一捏,把心里的郁悶和委屈都發泄出去。
-
自閉癥孩子的心理變化自閉癥的孩子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主要表現為不愛與人交流,不愛與人說話,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并非所有不愛說話的孩子都
-
愛情心理:考驗戀人請適可而止在一段戀情中,如果一方自信心不足,就會出現考驗對方的想法和行為,其實,適當的考驗一下也不失為一種怡情的方法,但是,如果你
-
送女友豐胸手術遭掌摑 如何正確送禮沒到節假日,送禮便成了很多男性都比較頭疼的問題,送什么好呢?大多數人會選擇實用的禮物,也有的人會選擇浪漫的禮物,但有的男
-
社交場合咬手指或因社交恐懼癥孩子咬手指本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但如果孩子在任何社交場合都不自覺的咬自己的手指,表現出害怕社交,害怕交流,或是社交恐懼癥
-
抑郁癥患者愈后設網站幫助病友憂郁癥其實并不可怕,重點是不要把自己困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與他人傾訴交流,把所有負能量都堆積起來,走出去才能走出自己的憂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