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癥孩子的心理變化
自閉癥的孩子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主要表現為不愛與人交流,不愛與人說話,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并非所有不愛說話的孩子都患了自閉癥,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自閉癥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本文詳細記錄了“我”對一個“自閉癥疑似”兒童為時一學期的關注,從中可以看到教師如何對兒童的種種表現反復體察、不斷解讀又不斷設問,如何在一次次認知沖突中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修正自己的判斷,如何對兒童予以適宜的回應……全文對“教研”不著一字,仿佛在講述一個故事,卻對教師如何進行日常教研做了最好的回答——在生活中觀察,在觀察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反思。
剛入園的Tom
Tom是個英國男孩,入園時剛滿25個月。第一天來幼兒園,當他母親將他放下時我聽見他咿呀了幾聲。我把他帶到活動區后他很快就對那里的玩具產生了興趣,以后幾個小時一直沉醉在玩具中。Tom通常都是獨自游戲,選擇的玩具基本都是汽車,還有一匹白馬。他不愛上課,對別人的呼喚沒有反應,不會主動轉換活動區域和活動內容,當教師干預時,會以哭鬧的方式拒絕,但一分鐘后就會投入新的活動。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Tom時的印象,雖然覺得他跟其他孩子有點不一樣,但因為他年齡小,我為他的所有表現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對呼喚沒有反應,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不愿與人溝通、用哭鬧代替語言,是受語言發展的限制;喜歡獨自游戲,是小年齡幼兒的共同特點;喜歡汽車和動物,是因為這一年齡的男孩大多喜歡這些東西;不愛上課、不愿轉換活動,是因為他缺乏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經驗。
8周后
Tom每天來園后的第一個活動區是汽車城,從未改變,而且每天只挑固定的兩輛車玩;他陶醉于自我世界,有時還會獨自笑出聲來;他依然不愿上課;基本習慣了一日生活的流程,當教師干預時不再拒絕;會自己吃點心,但不會脫衣、換鞋、洗手、拿杯子,既沒有自己取衣服的意識,也沒有請老師幫助的意識。
經過觀察,我發現Tom過分沉浸于個人的世界。因為他除了喜歡獨自活動,在吃點心、上課、走路時,心思似乎也飄忽不定,好像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有時會突然莫名地發出笑聲。我的腦海里隱約閃過“自閉”這兩個字。
10周后
我加強了對Tom的觀察和關心,如在活動時反復多次地呼喚他的名字,以吸引他的視線;在他需要幫助時,反復用語言和肢體動作吸引他模仿。可Tom無視這一切。當我湊近他的臉注視他時,他繼續用一貫的方式拒絕我。難道他真的是自閉癥嗎?
查閱資料后我了解到,自閉癥的發病率男孩多于女孩,而自閉癥早期表現的18種行為中Tom占了11項,如對聲音沒有反應、難以介入同齡人的活動、拒絕接受變化、對環境冷漠、喜歡擺弄物品、莫名奇妙地發笑、對疼痛不敏感、缺乏目光對視、特別依賴某一物品、拒絕擁抱、親吻、用動作表達需求。然而,許多2~3歲的幼兒也會表現出上述某些行為,特別是一些適應能力差、發展緩慢的幼兒。Tom到底是不是自閉癥呢?
11周后
Tom依然遵循著固定的活動進程,但是,他開始喜歡幼兒園集體環境,無論教室、多功能廳、翻斗樂,還是結構室他都玩得不亦樂乎。
一天,我們在翻斗樂玩時碰到了李老師,我請他和Tom玩。奇跡出現了:當李老師追逐他的時候,他嬉笑著往前逃,還不時回過頭來看看李老師是否還在追他。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他追視別人,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拿起了一只小球遞給了李老師,我立刻伸手示意也要一個,Tom也撿起一個遞給我。那天他玩得十分高興。難道他與男教師有緣嗎?可幾天后,李老師經過時我再次請他幫忙,同樣的情境,同樣的人,Tom的目光又變得漠然了。
讓男教師介入是一次偶然的嘗試,我是想看看Tom對陌生老師的反應,看來,在一個熟悉的環境里Tom并不顧忌對象是誰,或者說,當他情緒良好或興趣盎然時,并不在意對方是否陌生,這一點不同于其他同齡人。另外,Tom的表現也表明他對外界并非總是冷淡的。
-
自閉癥孩子的心理變化自閉癥的孩子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主要表現為不愛與人交流,不愛與人說話,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并非所有不愛說話的孩子都
-
愛情心理:考驗戀人請適可而止在一段戀情中,如果一方自信心不足,就會出現考驗對方的想法和行為,其實,適當的考驗一下也不失為一種怡情的方法,但是,如果你
-
送女友豐胸手術遭掌摑 如何正確送禮沒到節假日,送禮便成了很多男性都比較頭疼的問題,送什么好呢?大多數人會選擇實用的禮物,也有的人會選擇浪漫的禮物,但有的男
-
社交場合咬手指或因社交恐懼癥孩子咬手指本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但如果孩子在任何社交場合都不自覺的咬自己的手指,表現出害怕社交,害怕交流,或是社交恐懼癥
-
抑郁癥患者愈后設網站幫助病友憂郁癥其實并不可怕,重點是不要把自己困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與他人傾訴交流,把所有負能量都堆積起來,走出去才能走出自己的憂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