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如何抗爭命運?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萬千的變化,其中滋味,酸甜苦辣恐怕也只有自己能夠體會。有過悲傷,有過低落,有過開心,有過甜蜜。這些感受變化,構成了我們的生活,成為了我們心靈的記憶。
人的生命,容易是童年經歷的一種輪回。我們一輩子都不斷地在一些類似的地方摔跤,之所以這樣摔跤,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為了重復以前摔跤的感覺,是修復以前摔跤帶來的內心創傷的一次機會,讓我們可以去理解并去化解以前的創傷。在心理學里面有一個術語叫“退行”。意思是,當人們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來應付當前情景,來降低自己的焦慮。一段深度的關系的發展或結束,都會讓人出現退行。
01我們生命的最初,是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我們人生最初的7年,就是在和父母之間的關系互動中成長,形成我們的人格模式。這些內化的人格,內化的關系模式將會被我們帶到現實生活中。從少兒到少年,我們的自我意識都在不斷的成長和發展,再到青春期,大部分人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叛逆,因為我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們曾經是被父母定義的,我們的成長都或多或少的帶著父母的期盼和要求,很多人成了乖孩子,但乖孩子背后卻是一顆被壓抑的心。當我們成人之后,常常以為新的生活開始了。可以不受過往的影響,可以不受父母的控制,可以遠離成長的環境。但是曾經的情緒體驗,卻猶如編譯好的程序,它存儲在我們的心靈深處。當我們一旦遇到一個與過去相似的經歷或情感體驗的時候,那個創傷的感受,就會把編譯好的程序打開,我們很容易的掉進感受的回憶里面。那種感覺類似“忽然失去的感覺”,那么如果再深究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種感覺呢?如果追溯到童年的話,大多是因為分離創傷所致。養育過孩子的父母們都有過類似的經驗,當產假結束要去上班了,當孩子第一次去幼兒園了,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會出現相應的分離焦慮。很多的媽媽都表示,每次上班要離開的時候,孩子都大哭不止,非常頭疼。又狠不下心一走了之,留下了孩子就一定粘著你不放。為了不讓孩子哭,為了不讓自己焦慮,也為了不遲到,很普遍的一個做法就是,不讓孩子看見,偷偷的離開。而實際上,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媽媽突然的離開,就意味著媽媽消失了。
比如在生命最初幾個月里,兒童用眼光追隨物體,當物體消失后,他們會移開目光,好像物體從他們的心里消失了。但是3個月大時,他們盯著消失的地方看;再長大一些的時候,他們會搜索消失的物體;到了2歲,孩子會知道即使物體消失的,但它還是存在這個世界上的。這也就是心理學所指的客體恒常性。盡管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會知道,媽媽離開了還會再回來。但媽媽曾經突然消失的那種恐懼的情緒體驗,卻已深深的刻在骨子里。所以,當我們長大了,有著類似的情感體驗的時候,那些曾被埋在內心深處的情緒,就再一次的誘發出現。
02我們從幼兒到少年,從青春期到成年人,一步仿如一生,每一步都在不斷的構建我們下一段的生命,每一步又都不斷都重復著我們上一階的人生,甚至讓我們的孩子,也重復著家族的命運。生命,像是一個輪回。心理學家會說,這叫強迫性重復,一個人小時候形成的內在關系模式,在不斷復制重演。這種強迫性的感覺就好像,我們已經習慣了曾經擁有過的生活,如果現在的生活變得與過去不一樣了,我們就要去做點什么,把現在弄得和過去一個樣。這種感覺,其實是源自與對愛的渴望和證明,我們不敢相信現在的生活,所以總得整點事情出來,讓它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走,以期證明自己的自戀是對的。而常常這種證明的代價是非常大的,它通常會把我們的重要關系推向深淵。生命早期的那些深刻的情感體驗,刻在了內心深處,已經成為心底難以抹去的烙印。以后的人生,會不斷追尋這種體驗再一次發生。所以,命運成了一種強迫性重復。
03如果,從一開始就能獲得來自父母足夠的愛,那真的是非常幸運。只是,假若我們的父母,本身也是在匱乏的愛中長大,我們可以怎么辦?過去的人生已不可改變,但現在的每一步,卻是你對未來人生的譜寫。每個階段的人生,都有特殊的意義。童年時,面對來自家庭的創傷,我們只能無奈地承受著。成年時,再次感受到創傷帶來的情緒體驗時,我們可以是主動的創造者和命運的改寫者。在你的生命中去發現愛的存在,并將愛活出來。那些原本被痛苦、焦慮、孤獨所折磨的內心,就可以重新和這個世界發生鏈接,人的自我成長與修復,就是一條自我救贖之路。盡管,我們會經歷一些艱難的歷程,但那些熬過的苦和夜,流過的淚和汗,都會鋪成一條寬闊的路,通向未來想去到的地方。也許你一生都有無法擺脫的恐懼,但至少知道,黑暗中,還有心底種下的那束光。很喜歡榮格的這句話,“每個人都有兩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給別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給自己的。”我希望我的第二次生命,從現在就開始,更好的活出自己,真實的自己。真正的生活,不管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會太晚。跳出命運,才是命運賦予我們的意義。
我們生命的最初,是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我們從幼兒到少年,從青春期到成年人,一步仿如一生。無論我們的人生處于哪種階段,都要認真地活,努力地活。因為你不知道你的生命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你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的一切。
-
成功人士為什么更易患抑郁癥抑郁癥這樣的疾病在生活中其實也是非常常見的,而且這個疾病就是人類最為健康的一些隱形的殺手,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一種精神方面
-
成功人士都擁有什么樣的心態?世界上有很多成功人士,比如比爾蓋茨,李嘉誠等一些很成功的人,他們都是通過奮斗迎來今天的成就。在我們的身邊,也或多或少會有
-
一下班就保持緘默怎么辦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這樣的,就是一下班回到家里就開始保持緘默,似乎什么話都不想說,什么事情都不想干,那么這到底是因為什么原
-
你不知道的性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冷門的性知識,這些性知識很多人都是不清楚的,但是對于我們而言,多了解一些性知識對我們還是很好的。
-
手機看的太勤 會變得沖動很多人都知道其實手機對于我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看太多的手機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集中在對手機的過度使用上面